[发明专利]粉煤气化低水气比全低温激冷CO耐硫变换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612224.X 申请日: 2010-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2102040A 公开(公告)日: 2011-06-22
发明(设计)人: 亢万忠;许仁春;施程亮;张骏驰;吴德民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0K3/02 分类号: C10K3/02;C10J3/72;C10J3/82
代理公司: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代理人: 刘凤钦
地址: 100728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粉煤 气化 水气 低温 co 变换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O变换工艺,具体指一种粉煤气化低水气比全低温激冷CO耐硫变换的工艺。

背景技术

对于采用大型气化工艺制取合成气及下游C1化工产品的生产装置,原料气中的一氧化碳一般是通过变换反应除去,消耗水蒸汽,可制得与反应了的一氧化碳等摩尔的氢气,同时又把一氧化碳变为易于脱除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变换是高放热反应,一般采用分段变换流程,段间移走热量。在流程设置中如何有效的控制一氧化碳变换反应的床层温度,避免甲烷化副反应的发生,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降低气体通过变换炉的压力损失和节省水蒸汽,是变换流程开发的重点和难点。

变换反应一般根据原料气的组成来选择催化剂。通常使用的催化剂有耐硫变换催化剂和非耐硫变换催化剂两种。目前用于非耐硫变换的一氧化碳低温变换工艺流程,多采用铁系催化剂,而采用耐硫变换的钴系催化剂,一般都需要较高的水/气比和较高的操作温度。

现有低温耐硫变换工艺及装置通常用于处理CO的体积含量小于45%的原料气,而用于处理CO体积含量大于60%的高CO含量原料气的耐硫变换工艺及生产装置不多。而现有的低温耐硫变换工艺及装置生产能力小,运行欠稳定,变换气通过变换炉的压力损失大,后序工序消耗的压缩功变大,生产成本高。

申请号为200710068401.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与粉煤气化配套的CO变换工艺》,其预变换炉水/干气摩尔比为1.3~1.5。过高的水气比使预变换催化剂操作环境恶化,在实际生产中,预变换催化剂在短期内活性急剧衰退并且板结,系统压降显著增加,催化剂更换频繁,影响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并且此变换流程的中压过热蒸汽消耗偏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再如申请号为200710087573.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粉煤气化低水/气耐硫变换工艺》为低水气比CO耐硫变换工艺流程,此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第一反应器入口的水/干气摩尔比为0.18~0.20,入口温度为180~220℃。但在变换装置的实 际运行中,发现第一反应器入口的水/干气摩尔比0.18~0.20,入口温度180~220℃仅在变换催化剂使用初期可以维持,在变换催化剂使用中期和后期,第一反应器入口的水/干气摩尔比通常需要达到0.21~0.23,入口温度需要达到225~250℃。也就是说在此专利所要求的第一反应器入口水气比和温度下,在变换催化剂使用的中后期,变换反应并不能稳定的进行;另外此专利对后续的变换炉设置情况及工艺参数均没有体现。

徐邦浩在《化肥工业》第33卷第4期发表了题为“Shell粉煤气化一氧化碳变换工艺选择”的文章,此文章针对柳州化工厂存在的中压过热蒸汽短缺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节省蒸汽的低水气比变换流程,此变换流程采用的是甲烷化技术对气体进行最终精制,因此变换系统设置了4台变换炉,2#变换炉出口变换气对1#变换炉的进口气体进行预热,3#换炉出口变换气副产低压蒸汽,最终变换气出口CO干基体积含量为0.65%,此流程设置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

1、最终变换气出口CO干基体积含量为0.65%有缺陷,对于气体精制采用甲烷化流程来说变换出口CO含量偏高、甲烷化工段氢气消耗较严重,相当于增加了吨氨的有效气消耗;对于气体精制采用液氮洗流程来说此变换出口CO含量又偏低,不能充分发挥液氮洗流程的特点。

2、文中1#变换炉和2#变换炉的出口温度均超过400℃,在低水气比的工况下会发生强放热的甲烷化反应,变换炉会出现严重超温。

3、文中2#变换炉出口变换气对1#变换炉的进口气体进行预热在设计上有缺陷,实际生产中暴露出以下两个问题:

1)2#变换炉入口气体中CO含量较高,变换开车期间运行一般不稳定,所以出口气体的温度也是波动的,此波动会影响到1#变换炉的进口气体温度,而1#变换炉的出口气体温度又会影响2#变换炉的进口气体温度,进一步会引起整个变换系统的波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22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