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原料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3291.3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6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文富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冯琼;李玉秋 |
地址: | 62510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原料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原料的加工方法及制得的茶叶。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人生活中的日常饮料,具有提神疗烦,解热止渴,消食除腻,杀菌消炎,防龋固齿,减肥健美,和胃利尿,明目清心,解烟醒酒,降压除脂,减轻癌变,增加血管壁弹性,防原子辐射伤害等各样功效。
现代生物化学和医学研究证明,在茶叶的化学成分中,有机化合物约有450种以上,无机矿物营养元素不少于15种,由此可见,茶叶对人体既有营养价值,又有药理作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目前市售的茶叶多为一心,一至二叶,形式单调,不能满足大众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原料的加工方法,所制的茶叶原料具有特定形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原料的加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选料:在常温晴天采摘的茶叶单片叶、大棕茶原料、边销茶原料;
萎凋和摇青:将茶叶单片叶进行自然萎凋,萎凋至茶叶自然散发出微微的兰花香气时进行摇青作业2-3分钟,然后进行摊凉,摇青、摊凉反复3次;
杀青回润:将萎凋和摇青后的原料在220℃-230℃进行杀青作业1-3分钟,杀青后摊凉回润;
造形:将杀青回润后的原料制成以茶叶单片叶的自然厚度为厚度,长为1至3厘米,宽为0.1至0.5厘米,形状均一的原料。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杀青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
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自然萎凋即将茶叶薄摊在室内或室外阳光不太强处,搁放一定的时间。萎凋方式有四种:凉青(室内自然萎凋)、晒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温萎凋)、人控条件萎凋。
摇青工序是通过对摇青的机械运动力和机械摩擦力进行不同组合试验,以探明不同机械力对青叶理化变化及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运动力增强叶梢组织的输导机能,协调茶汤呈味物质,具有内在效应;机械摩擦力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具有外在效应;运动力与摩擦力二者应协调配合,才能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质。
判断摇青适度有以下几种方法:摸:摸鲜叶是否柔软,有湿手感;看:看叶色是否由青转为暗绿,叶表出现红点;闻:闻青气是否消退,香气显露。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加工方法制得的茶叶原料。
本发明还提供利用所述加工方法制得的茶叶原料制备茶叶的方法,将所述茶叶原料在95℃-105℃进行8-10分钟的烘干提香;用风选机进行风选,去杂质。所制得的茶叶微微卷曲,以茶叶单片叶的自然厚度为厚度,长为1至3厘米,宽为0.1至0.5厘米,形状均一,见图1。
本发明还提供利用所述加工方法制得的茶叶原料制备茶叶的另一种方法,将所述茶叶原料用瓶式炒锅、八角挥锅机或连续杀青机等,在95℃-105℃作业,使茶叶卷曲;在95℃-105℃进行8-10分钟的烘干提香;用风选机进行风选,去杂质。所制得的茶叶卷曲,以茶叶单片叶的自然厚度为厚度,长为1至3厘米,宽为0.1至0.5厘米,形状均一,见图2。
本发明还提供利用所述加工方法制得的茶叶原料制备茶叶的另一种方法,将所述茶叶原料用多功能理条机在95℃-105℃进行作业,使茶叶基本均直;在95℃-105℃进行8-10分钟的烘干提香;用风选机进行风选,去杂质。所制得的茶叶为直形,以茶叶单片叶的自然厚度为厚度,长为1至3厘米,宽为0.1至0.5厘米,形状均一,见图3。
经由10名专业评委组成的品评小组对茶香气、口感、色泽、形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市售产品相比,本发明所述制备制得的茶叶茶汤的评分得分最优,茶汤色泽鲜亮清澈、口感好,香味浓郁、茶叶形状均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加工的微卷的茶叶;
图2为实施例2加工的卷曲的茶叶;
图3为实施例3加工的直形形状的茶叶;
图4为实施例1、2、3经选料、萎凋和摇青、杀青回润、造形步骤后所得的原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文富,未经郭文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32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遮阳板CD夹
- 下一篇:一种汽车坐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