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高效固氮的紫云英根瘤菌及其培养方法与它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3935.9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4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杜迎辉;高玉爽;刘书君;苏海榆;徐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2;A01P21/00;C12R1/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5 | 代理人: | 向华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固氮 紫云英 根瘤菌 及其 培养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根瘤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株高效固氮紫云英根瘤菌,还涉及所述根瘤菌的培养方法以及它的用途。
【背景技术】
紫云英是一种豆科黄芪属越年生草本植物,其产青量高、肥质好、养分高、易腐熟、肥效大、持久性好,是一种优质高产的有机肥料。紫云英能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保温性能。紫云英通常在秋季套播于晚稻田中,作早稻的基肥,可解决双季稻的肥料问题,是我国稻田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
紫云英根瘤菌(Rhizobium astragula)可侵入紫云英根部,与紫云英进行共生固氮。紫云英生长的状态,尤其是生地种植,关键取决于其接种剂-紫云英根瘤菌,紫云英根瘤菌与紫云英种子的接种组合,已成为紫云英种植一项必不可少的接种技术。我国紫云英根瘤菌的研究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40年代陈华癸先生就发现紫云英根瘤菌和紫云英是一个独特的互接族群,但是目前,紫云英根瘤菌生产菌种普遍存在结瘤能力差、固氮能力弱等问题。
培养根瘤菌的通用传统培养基为YEM培养基,其组成成分为:甘露醇10g/L,酵母膏1.0g/L,K2HPO4 0.5g/L,MgSO4 0.5g/L,NaCl 0.2g/L。其中,主要成分甘露醇和酵母膏的价格较高,从而直接造成其发酵成本高,于是制约了根瘤菌的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分离选育出具有结瘤固氮能力强的紫云英根瘤菌菌株,并且从替换碳氮源入手,通过改良培养基,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发酵水平,适合大规模生产,适应我国紫云英根瘤菌生产以及发展紫云英种植的要求。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高效固氮的紫云英根瘤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高效固氮的紫云英根瘤菌的培养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高效固氮的紫云英根瘤菌制成的菌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高效固氮的紫云英根瘤菌剂的用途。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效固氮的紫云英根瘤菌(Rhizobium astragula)CGMCC No.4347。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紫云英根瘤菌CGMCC No.4347的培养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菌种的活化:接种紫云英根瘤菌(Rhizobium astragula)CGMCCNo.4347至斜面培养基,在温度28℃下培养72小时;
所述的斜面培养基组成如下:甘露醇10g/L、酵母膏1.0g/L、磷酸氢二钾0.5g/L、硫酸镁0.5g/L、氯化钠0.2g/L、琼脂18g/L,pH6.8~7.0;
(2)种子培养:将活化菌种转接至灭菌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28℃与160~180rpm条件下摇床培养48小时;
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组成如下:甘露醇10g/L、酵母膏1.0g/L、磷酸氢二钾0.5g/L、硫酸镁0.5g/L、氯化钠0.2g/L,pH6.8~7.0;
(3)发酵培养:以体积计按照1%接种量将步骤2)得到的种子液转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28℃与150rpm的条件下培养48小时,得到所述液体紫云英根瘤菌CGMCC No.4347菌剂;
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如下:大豆糖蜜9g/L、甘露醇1g/L、酵母膏0.2g/L、谷氨酸钠0.8g/L、磷酸氢二钾0.5g/L、硫酸镁0.5g/L、氯化钠0.2g/L,pH6.8~7.0。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采用本发明培养方法所得到的液体紫云英根瘤菌剂活菌数达到125ml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培养方法得到的液体紫云英根瘤菌CGMCC No.4347菌剂与经灭菌的pH值7.0~7.2的草炭按照重量份比1∶2~4混合,然后在温度28℃的条件下增殖培养12~36小时,得到活菌数大于5亿/g的固体紫云英根瘤菌CGMCC No.4347菌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草炭为80~150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草炭在温度121℃下灭菌0.5~1.5小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温度28℃的条件下增殖培养20~28小时。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紫云英根瘤菌菌剂在种植紫云英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39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