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辅助转向系统的自我调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7155.1 | 申请日: | 201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0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徐锦衍;叶智荣;胡聪贤;邱贤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辅助 转向 系统 自我 调校 方法 | ||
1.一种电动辅助转向系统的自我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侦测感测模块的供应电源值,并判断所述供应电源值是否符合一供应电源条件,若否,则停止一电动辅助转向系统运作,若是,则执行步骤(B);
(B)判断供应电源值是否为一预定供应电源值,若否,则执行电压偏置补偿,若是,则执行步骤(C);
(C)判断所述感测模块是否正常运作,若否,则由所述电动辅助转向系统执行一辅助功能切换,若是,则执行步骤(D);及
(D)判断所述感测模块是否符合一预设自我调校启动条件,若否,则使用所述感测模块的前次自我调校值,由所述电动辅助转向系统执行所述感测模块的感测功能运作,若是,设定所述感测模块的新自我调校值,由所述电动辅助转向系统执行一正规化调校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转向系统的自我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模块包含至少一电流感测器或至少一扭力感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辅助转向系统的自我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感测器及扭力感测器是利用一电压感测器量测一供应电源讯号,再通过一电压转换电路将所述供应电源讯号转换所述供应电源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辅助转向系统的自我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模块是包含至少一电流感测器,且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供应电源值不符合所述预定供应电源值,更包括下列步骤:
(B1)定义出所述电流感测器的所述供应电源值,并取所述供应电源值的半值;
(B2)转换所述半值为一电流中立值;及
(B3)将所述电流中立值设定为所述电动辅助转向系统执行正规化的电流偏置补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辅助转向系统的自我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感测器是以一正常操作范围作为判断是否正常运作的依据,若是,则判断所述电流感测器是否符合所述预设自我调校启动条件,若否,则由所述电动辅助转向系统将电流感测器自闭回路运作模式切换为开回路运作模式的辅助功能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辅助转向系统的自我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预设自我调校启动条件是否成立,更包括下列步骤:
(D1)判断所述电流感测器的一直流侧电流是否为零,若是,则执行步骤(D2),若否,则执行步骤(D4);
(D2)纪录所述电流感测器的多笔电流值;
(D3)计算所述些电流值的平均值,以取得一电流波形偏置调校值,并设定电流波形偏置调校值作为所述电流感测器的所述新自我调校值,由所述电动辅助转向系统执行电流偏置补偿的正规化调校动作;
(D4)判断一方向盘是否持续转动,若否,则使用所述电流感测器的所述前次自我调校值,由所述电动辅助转向系统执行所述电流感测器的功能运作,若是,则执行步骤(D5);
(D5)判断所述方向盘的扭力值是否为固定值,若否,则使用所述电流感测器的所述前次自我调校值,由所述电动辅助转向系统执行所述电流感测器的功能运作,若是,则执行步骤(D6);
(D6)判断所述电动辅助转向系统是否为电流闭回路运作模式,若否,则使用所述电流感测器的前次自我调校值,由所述电动辅助转向系统执行所述电流感测器的功能运作,若是,则执行步骤(D7);
(D7)纪录所述电流感测器的电流U、V相波形周期,并分别找出所述电流U、V相波形的极限值;及
(D8)计算所述电流U、V相波形的所述极限值,以取得一波形比例调校值,并将所述波形比例调校值设定为所述电流感测器的所述新自我调校值,由所述电动辅助转向系统将所述电流U、V相波形调整为比例相同的正规化调校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辅助转向系统的自我调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模块是包含至少一扭力感测器,且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供应电源值不符合所述预设供应电源值,更包括下列步骤:
(b1)定义出所述扭力感测器的当下供应电源值,并取所述供应电源值的半值;
(b2)依据一初始供应电源值与所述半值及初始供应电源下的零扭力电压值以计算出一电压偏置值;及
(b3)将所述电压偏置值设定为所述电动辅助转向系统执行正规化的电压偏置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未经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71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