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的线路检测结构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8791.6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0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黄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62;G01R31/02;G01N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2012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线路 检测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平面显示器,具有外型轻薄、低功耗及无辐射的特点。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辨率越来越高,液晶显示装置的周边线路区设置的线路也越来越多,使得窄边框高分辨率的液晶显示装置应运而生,常见的如申请号200910106718.8的专利所述。但目前对于窄边框高分辨率液晶显示装置的半成品或成品进行线路检测时,只能检测出扫描线连接线和数据线出现线缺陷,无法分析产生缺陷的具体原因。
参考图1,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窄边框高分辨率液晶显示装置的线路检测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线路检测结构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上,在所述阵列基板上至少包括:沿显示像素的行方向延伸的扫描线,图1中分别以K1、K2、K3作标示;沿显示像素的列方向延伸的扫描线连接线D1、D2、D3、D4、D5、D6,以及数据线E1、E2、E3、E4、E5、E6。
所述线路检测结构包括:短路棒,图1中分别以101、102、103、104作标示的短路棒;提供短路棒与数据线和扫描线连接线连接、扫描线连接线与扫描线连接的过孔,具体而言,扫描线连接线D1~D6分别通过过孔A1、A2、A3、A7、A8、A9与短路棒104连接;数据线E1、E4分别通过过孔A4、A10与短路棒101连接;数据线E2、E5分别通过过孔A5、A11与短路棒102连接;数据线E3、E6分别通过过孔A6、A12与短路棒103连接;扫描线K1、K2、K3分别通过过孔B1、B2、B3与扫描线连接线D1、D2、D3连接;测试端子1011、1021、1031、1041分别与短路棒101、102、103、104连接。
应用上述线路检测结构时,通过在测试端子1011、1021、1031、1041上施加特定电压信号,让液晶显示装置显示例如红色、绿色、蓝色、灰色或黑色等画面,以检测各扫描线连接线和数据线是否能正常工作。
利用上述现有线路检测结构检测液晶显示装置时,仅能检测是否存在数据线线缺陷及扫描线线缺陷,而对于扫描线线缺陷到底是由图1中所示的过孔A1、B1还是断点109引起的,不能做出判定,无法针对具体的缺陷原因进行处理,导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解析产品,并将产品报废,造成了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线路检测结构及检测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线路检测结构无法判定扫描线线缺陷的具体原因和位置,而花费大量时间解析产品及将存在扫描线线缺陷的产品直接报废导致成本上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线路检测结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在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在所述显示区域上设有扫描线、数据线和扫描线连接线,所述外围区域设置有线路检测结构,所述线路检测结构包括:
第一检测结构,用于检测所述阵列基板是否存在扫描线的线缺陷,包括第一短路棒、第一测试端子和第二短路棒、第二测试端子;所述第一短路棒与所述数据线通过过孔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测试端子与所述第一短路棒连接,提供测试信号至数据线;所述第二短路棒与所述扫描线连接线通过过孔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测试端子与所述第一短路棒连接,提供测试信号至扫描线连接线;
第二检测结构,用于确定所述扫描线的线缺陷的缺陷类型,包括第一控制线、第一控制开关、第一控制端子、第二控制线、第二控制开关、第二控制端子、第三短路棒和第三测试端子;所述第一控制线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一控制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端子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线提供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扫描线连接线相连接,控制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扫描线连接线的通断;所述第二控制线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二控制端子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端子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线提供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与所述扫描线连接线和所述第三短路棒连接,控制所述扫描线连接线和所述第三短路棒的通断;所述第三测试端子与所述第三短路棒连接,提供测试信号至所述扫描线连接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分别设置于所述扫描线连接线两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为薄膜晶体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第三短路棒与第一短路棒和第二短路棒位于同一金属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短路棒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8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便携设备充电器
- 下一篇:铁芯两相磁特性转换的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