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液冷温度控制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19245.4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4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蒋新华;师绍纯;缪智力;李痛快;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郑丹力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锂离子电池 温度 控制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液冷温度的控制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必须采取新的解决方案。电动汽车是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新型汽车的主流。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高电压、高比能量、良好的循环性能、清洁无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车用动力源。
动力锂离子电池为整车提供驱动力,其性能极大地影响整车性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其性能才会处于最优状态。对于动力锂离子电池来说,15℃-35℃工作性能较好,被认为是最佳工作区间。在温度范围外工作,不但影响电池放电性能,缩短电池寿命,还会降低电池的安全系数。因此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温度控制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现有技术对动力电池的散热一般采取风冷和液冷两种方式。风冷采用电子风扇或者自然风进行电池组的降温冷却,结构较为简单但是容易造成散热不均,影响电池的一致性从而降低电池寿命。液冷是指采用循环冷却水将电池组内热量带出,液冷能够实现电池组降温均匀且降温效果明显。但如何有效实现液冷装置的降温冷却功能,保证动力电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同时避免电池局部温度过高,是目前应该解决的问题。
目前没有发现同本发明类似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瓷料。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实现液冷装置的降温冷却功能,保证动力电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同时避免电池局部温度过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液冷温度控制管理方法。利用本发明,可根据电池表面的温度和电池的工作电流通过控制液冷装置的工作状态,保证动力电池处于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避免动力电池温度过高和局部温差过大,提高电池性能,延长电池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液冷温度控制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温度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初始化后,开始温度采集、电流采集,包括;
由动力电池组表面多个温度传感器采集得到动力电池的工作温度,由液冷系统中在电池组系统内的进出口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得到循环介质在电池组进出口的温度,由动力电池的电流传感器采集得到电池的工作电流,上述温度数据和电流数据传送给电池管理系统;
步骤2,电池管理系统将采集到的多个电池工作温度值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最高温度值、最低温度值和最大温差,同时将液冷系统进出口温度计算得到循环介质进出口温差;
步骤3,根据动力电池工作大电流温度控制管理方法判断电流是否较大,如果是,则计算对应的液冷装置工作状态1;
步骤4,根据动力电池温度过高控制管理方法判断电池温度是否过高,如果是,则计算对应的液冷装置工作状态2;
步骤5,根据动力电池温差过大控制管理方法判断电池温差是否过大,如果是,则计算对应的液冷装置工作状态3;
步骤6,根据动力电池液冷循环介质温度过高控制管理方法判断循环介质在电池组出口温度是否过高,如果是,则计算对应的液冷装置工作状态4;
步骤7,根据动力电池液冷循环介质进出口温差过大控制管理方法判断循环介质在电池组进出口温差是否过大,如果是,则计算对应液冷装置工作状态5;
步骤8,比较计算上述步骤3-步骤7得到的工作状态1、2、3、4、5,得出散热效果最强的工作状态,并采用此工作状态的参数控制液冷系统中循环介质的驱动装置工作。
本发明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液冷温度控制管理方法,由于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将电池工作的大电流、电池过高温度、电池过高温差、液冷循环介质出口温度过高和液冷循环介质进出口温差过大5个参数分别设置不同的阈值,将液冷装置的启动分为几个阶段,既能够实现电池组的散热要求同时避免动力电池的过度散热和散热不均等问题。液冷装置在工作时,通过循环冷却介质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带出动力电池组系统,其工作状态的区分由冷却介质的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决定。当动力电池在高温或者大电流放电工况工作时,通过控制液冷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强制散热冷却。在动力电池在多次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电池温度过高或者局部温度不平衡温差过大的情况下,通过启动液冷装置并控制液冷装置的工作状态来防止由于温度异常导致的电池性能损耗。
由于本发明将采集到得电池温度作为液冷装置的控制参数,同时将动力电池的工作电流作为控制参数,因此解决了动力电池在大电流工作时引起的电池温度短时间内升高而散热滞后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92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