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沸腾喷射流化床调湿机及调湿新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21937.2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1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史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利物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7/00 | 分类号: | C10B57/00;C10B57/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沸腾 喷射 流化床 调湿机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焦化厂炼焦煤预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沸腾喷射流化床调湿机及采用该调湿机制备装炉煤的调湿新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对炼焦煤进行干燥制得装炉煤的调湿装置大都采用蒸汽为热源,不仅投资较高,而且装置的运行费用较高,部分采用焦炉烟道气为热源的煤调湿装置,因其传热效率低或改变了煤料的初始粒级,其效果还有待提高。因此,如何提高以焦炉烟道气为热源的煤调湿装置的传热效率,确保干燥后装炉煤水分达到设定的目标值并保持基本恒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沸腾喷射流化床调湿机,同时提供一种采用该调湿机制备装炉煤的调湿新工艺。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全沸腾喷射流化床调湿机,包括设置在上部的壳体、设置在下部的机体、设置在壳体与机体之间并分别与二者连接的床体,以及用于固定壳体、床体与机体的支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料口与废气排出装置,所述机体包括多个独立气室,在气室上设置有热流体输送管道接口,所述床体上设置有流体分布器与位于流体分布器一端的排料口。
上述气室的个数设置为2~10个,气室的上部与流体分布器连接并组成进入壳体与床体之间空腔的气体通道,气室的下部设置有漏料排出口。
上述流体分布器为平面板体结构,在其上设置有开孔,且开孔率由正对进料口的位置处到接近排料口的位置处逐级递减。
上述废气排出装置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在废气排出装置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与床体之间的空腔分隔。
上述进料口处采用星型给料机给料并密封,上述排料口处采用螺旋输送机排料并密封,上述漏料排出口处采用螺旋输送机排料并密封。
上述壳体上还设置有高温气体补入装置与防爆孔。
上述气室内以及壳体与床体之间空腔中均设有温度、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温度、压力检测装置分别与PLC及DOS组成的控制系统相连。
一种制备炼焦装炉煤的调湿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炼焦煤原料,将其依次经配煤装置与粉碎装置处理后,输送至全沸腾喷射流化床调湿机中并与从底部气室中进入的焦炉烟道气进行直接热交换,干燥完成后得到的装炉煤经排料口排出全沸腾喷射流化床调湿机并送至焦炉煤塔供焦炉炼焦生产,与炼焦煤换热后的低温烟气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灰尘捕集,捕集下来的灰尘经加湿成型或与焦油渣混合后再输送至焦炉煤塔供焦炉炼焦生产,净化后的烟气经烟囱排放。
上述气室中焦炉烟道气的温度为220℃~250℃。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全沸腾喷射流化床调湿机对炼焦煤进行适度干燥处理,显著提高热交换效率,而且煤料在调湿机内呈流化状态,不改变进入调湿机内煤料的粒级及粒度分布,避免了因煤料粒度变化而加剧煤质偏析。
2、本发明可以将炼焦煤水分从约~11%降至约6.5%~7.5%,从而减少了炼焦耗热量约54~81Mcal/t煤,提高了焦炉生产能力并提高焦炭质量,而且由于所得装炉煤水分的降低,在干馏过程中被汽化随荒煤气带走的水蒸气减少,所以煤气净化系统中氨水及各种废水量减少,进而减少了污水处理量和排放量,降低了炼焦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3、本发明中全沸腾喷射流化床调湿机采用PLC及DOS组成的控制系统,对温度、压力、流量检测装置进行自动控制,使干燥后装炉煤水分始终保持在6.5%~7.5%,不受季节气候影响,确保焦炉生产操作稳定,延长焦炉使用寿命。
4、本发明制备装炉煤的工艺降低了干燥后装炉煤水分,提高了装炉煤的堆密度,在保证焦炭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可降低优质炼焦煤的配比(可多配弱黏结煤),扩大了炼焦煤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方向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方向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利物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利物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1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焦油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快速混合的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