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溶与瓦斯共生隧道施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623503.6 申请日: 2010-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2536250A 公开(公告)日: 2012-07-04
发明(设计)人: 刘海涛;王才业;韦建华;魏力立;杨梅 申请(专利权)人: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21D9/00 分类号: E21D9/00;E21D11/00;E21D11/10;E21F7/00;E21F1/00
代理公司: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代理人: 王芸;林辉轮
地址: 610032 四川省成都***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岩溶 瓦斯 共生 隧道 施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岩溶与瓦斯共生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岩溶与瓦斯共生隧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蓬勃发展,隧道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高速铁路线路曲线半径的限制,隧道难免要经过环境和地质复杂的地区,如:破碎岩体、断层带、岩溶、采空区、有害气体、放射性地层、岩爆、危岩落石、高地温等等。在如此复杂环境和复杂地层中的隧道施工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施工难度大,施工要求非常高。如何克服复杂环境和复杂地层中的隧道施工困难,避免施工风险,保证安全、高质量地按期完成隧道施工任务是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成功的关键。

我国在这方面的遇到的工程实例越来越多,2005年到2006年期间,客运专线合(肥)-武(汉)铁路位于大别山北坡的红石岩、五福堂、九斗冲、周家坳、金寨、乔家山和汀筒沟等7座片(麻)岩隧道,施工中先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气体燃烧现象。2005年12月22日,四川省都江堰至汶川公路董家山隧道右洞施工过程中,发生瓦斯爆炸,造成44人死亡,11人受伤的重大事故。瓦斯隧道施工中,如何预防瓦斯灾害历来是隧道施工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隧道中瓦斯危害主要表现为中毒、窒息、燃烧、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五种情况,其中以瓦斯爆炸事故最易发生。一般说来,隧道内发生瓦斯灾害事故概率较小,但是一旦发生瓦斯爆炸或瓦斯突出事故,后果往往十分严重,将造成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极恶劣的社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施工安全的岩溶与瓦斯共生隧道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岩溶与瓦斯共生隧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工艺:

1)、超前地质探测;2)、开挖施工;3)、出碴;4)、初期支护;5)、衬砌施工;6)、防排水施工;7)、施工通风;8)、施工供电;9)、煤系地层坍方处理。

所述煤系地层坍方处理中,坍方段的处理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进行地质探测预报,初步确定坍方段的长度、高度及围岩情况;第二阶段进行坍方范围内的瓦斯探测及排放;第三阶段进行初期支护拆换及坍方处理。

所述坍方处理时,采用如下处理办法:

(1)加固封闭坍方虚碴;

(2)坍腔瓦斯治理;

(3)施作超前支护;

(4)拆换坍方段及影响范围的初期支护。

所述步骤(1)中,采用φ42注浆小导管对坍方体虚碴进行加固。长度为6米,间距50×50厘米,梅花型布置,小导管采用φ42无缝钢花管,钢花管上钻注浆孔,孔径φ8mm,孔间距15cm,呈梅花型布置,搭接长度2.0米,钢花管距孔口段1.0m不钻花孔作为止浆段,用C25喷射砼20厘米厚将掌子面封闭。

所述步骤(2)中,在坍腔底部湿式钻孔,采用局扇向钻孔处吹风,孔钻好后,埋入φ42小导管,小导管端部伸入坍腔顶部,采用高压风管向坍腔内送入高压风,不断稀释瓦斯,并将其挤出坍腔,在坍腔瓦斯浓度降到安全范围内后,注浆充填坍腔。

所述步骤(3)中,

a.超前支护采用φ108管棚一次施作到位,长度为30米,环向间距为40厘米。外插角为3°,在拱顶144°范围内布置,每节长度为1.0m,采用丝扣连接套连接,锚杆上钻注浆孔,孔径φ10mm,孔间距15cm,呈梅花型布置,距孔口段2.0m不钻孔作为止浆段;套拱为两榀工22b型工字钢架,间距1.0m;

b.超前支护第二层φ42小导管每次施作长度3.5米,向上倾角10°~12°,搭接长度1.5米,环向间距为40cm,管孔口位置设置于超前支护φ108大管棚之间,在拱顶144°范围内布置;每节长度为3.5m,环向拱部设置组合中空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呈梅花型布置;

c.径向注浆

在初喷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采用组合中空锚杆径向注浆,长度为4m,在拱顶144°范围内布置;

所述步骤(4)中,

a.采用18号工字钢临时支护,钢架间距为1米,纵向连接采用φ22螺纹钢弯钩连接,环向间距为1米;

b.拱部采用4米长的φ22组合中空锚杆(注浆)对围岩系统加固,锚杆间距120cm×100cm;

c.采用光面爆破爆掉原有的初期支护,局部欠挖部位用风镐凿除;

d.采用Ⅴ级加强衬砌断面,重新施作初期支护,工20b型工字钢0.6米/榀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是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岩溶与瓦斯共生隧道施工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23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