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对接压缩垃圾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37668.0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7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柴建中;周德刚;王向伊;刘生奎;邢增亮;卢玉清;陈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新路环卫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14 | 分类号: | B65F3/14;B65F3/28 |
代理公司: | 西宁金语专利代理事务所 63101 | 代理人: | 哈庆华 |
地址: | 810017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对接 压缩 垃圾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垃圾压缩车的装料、卸料装置,尤其涉及到其与后装式垃圾压缩车进行对接的新型对接压缩垃圾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个城市中,小街小巷以及各个小区的垃圾收集主要采取人力车散装收集,这种收集模式会产生效率低等问题,尤其收集桶装垃圾时,滴撒垃圾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往垃圾中转站或压缩式垃圾车倾倒和移场过程中,垃圾外漏,有损城市形象,如何解决这种收集模式的弊端,解决城市污染的难题就摆到了生产者和使用者面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各城市中小街小巷以及小区中垃圾桶里垃圾的收集,同时能快速移场,并且可以和垃圾中转站以及后装式垃圾压缩车对接,进行卸料工作,同时保证在装料、移场、对接、卸料以及后装式压缩垃圾车与该车对接后装料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垃圾不外漏、不撒漏,这样就能够解决城市前端垃圾收运的弊端,切实做到“压缩、密闭、实用、环保”的对接压缩垃圾车。
本实用新型一种对接压缩垃圾车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对接压缩垃圾车包括底盘、箱体、翻转机构、箱体内推板、箱体后门、箱体后门油缸、后门拉臂、推板油缸、摇臂、箱体举升油缸、支撑轮、导轨、倒料门、液压电器控制系统、油泵动力系统、箱体底架、后门锁轴、后门油缸支座、后门拉臂支座、后门支座、支撑轮架、后门合件、推板油缸支架、倒料口、后框底板,所述的箱体底架焊接固定在底盘上,箱体放置在箱体底架上,摇臂一端与箱体底角前侧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箱体底架前侧端四分之一处铰接连接;支撑轮通过支撑轮架焊接固定在箱体底部两侧中端,导轨焊接固定在箱体底架两侧中端支撑轮的下方;箱体举升油缸底部与箱体底架中部两侧导轨后方铰接连接;箱体举升油缸活塞杆端与箱体后端两侧中部铰接连接;液压电器控制系统设置在箱体前端中部,油泵动力系统设置在底盘的驾驶室后侧底部;箱体后门油缸底部与焊接固定在箱体边框后端底角的后门油缸支座铰接连接,箱体后门油缸活塞杆端部与焊接固定在后门上端两侧的后门合件铰接连接;所述的推板油缸底部与焊接在箱体底部前侧的推板油缸支架铰接连接,推板油缸活塞杆端与设置在箱体内腔的推板背部铰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对接压缩垃圾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垃圾车体型小巧,使得这种垃圾车可以解决各城市中小街小巷以及小区中垃圾桶里垃圾的收集,同时能快速移场,并且可以和垃圾中转站以及后装式垃圾压缩车对接,进行卸料工作,同时保证在装料、移场、对接、卸料以及后装式压缩垃圾车与该车对接后装料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垃圾不外漏、不撒漏,这样就能够解决城市前端垃圾收运的弊端,切实做到“压缩、密闭、实用、环保”。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对接压缩垃圾车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对接压缩垃圾车箱体及箱体内推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对接压缩垃圾车翻转机构与箱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对接压缩垃圾车后门使用状态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盘;2、箱体;3、翻转机构;4、箱体内推板;5、箱体后门;6、箱体后门油缸;7、后门拉臂;8、推板油缸;9、摇臂;10、箱体举升油缸;11、支撑轮;12、导轨;13、倒料门;14、液压电器控制系统;15、油泵动力系统;16、箱体底架;17、后门锁轴;18、后门油缸支座;19、后门拉臂支座;20、后门支座;21、支撑轮架;22、后门合件;23、推板油缸支架;24、倒料口;25、箱体后框底板;26、销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对接压缩垃圾车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新路环卫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海新路环卫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7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