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氯氢硅合成炉供气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1525.1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6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福斯特石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107 | 分类号: | C01B33/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姜堰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氯氢硅 合成 供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合成炉供气结构,具体地讲,是一种用于合成三氯氢硅的合成炉供气结构。
背景技术
三氯氢硅是一种合成化工原料,它由合成炉内弥散的硅粉与氯化氢气在设定温度条件下化合而成。合成炉结构对三氯氢硅合成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供气结构的影响最大。工程中常规合成炉的结构是立式结构,供气结构位于底部,氯化氢气通过密排的喷嘴从下向上直线喷入到反应段内。现有技术采用直喷气供气结构,该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能够有效供气,但所供气呈层流输入,供气均匀性不够理想,在炉内反应段易形成供气盲区或弱区。显然,此区域内因供气不均而合成不足,直接降低了合成炉的合成效率,降低了产品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供气均匀、合成效率高的三氯氢硅合成炉供气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三氯氢硅合成炉供气结构,它包括反应段、供气室及其相配合处平置的气体分布板。板状的气体分布板板面上均布轴向通孔,朝反应段一侧的通孔为螺孔,每只螺孔都配装喷嘴。其改进之处在于:内空结构的喷嘴上端为盲端,底端敞口与气体分布板上的通孔相通,喷嘴腰部壁上对称设有出气口。
上述结构中,喷嘴腰部壁上的出气口为斜孔,出气口轴线与喷嘴轴线相交的夹角为40°~5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在喷嘴壁上设置朝下的出气口,结构简单、易制造;
2、喷嘴壁上朝下斜置的出气口,构成反射式喷气结构,反复折射有利于氯化氢气均匀散开,增加与弥散的硅粉合成反应机会,提高合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喷嘴与气体分布板相配合的I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三氯氢硅合成炉供气结构,它包括位于上部的反应段1、下部的供气室4及其相配合处平置的气体分布板3。板状的气体分布板3板面上均布轴向通孔3.1,面朝反应段1一侧的通孔3.1为螺孔,每只螺孔都配装喷嘴2。所述的喷嘴2为内空结构,其朝上的顶端为盲端,底端敞口与气体分布板3的通孔3.1相通,喷嘴2腰部壁上对称设有斜置的出气口2.1,本实施例中,出气口2.1轴线与喷嘴2轴线相交的夹角为45°。从合成炉外输入的氯化氢气从气体分布板3中的通孔3.1进入喷嘴2,再顺着喷嘴2腰部壁上斜置的出气口2.1喷向气体分布板3的上表面,斜喷出的氯化氢气在反应段1内易形成90°角的反复折射。氯化氢气在反应段1内反复折射进一步增加与弥散的硅粉合成反应机会,可显著提高合成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喷嘴2壁上的出气口2.1轴线与喷嘴2轴线相交的夹角,设成40°或50°都具有较大的反射角,其实施效果与上例相似,仅合成效率略低于45°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福斯特石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福斯特石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15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