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片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5613.7 | 申请日: | 201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3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莫心龙;徐勇兵;喻飞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6 | 分类号: | B24B9/06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杨志宇 |
地址: | 3341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片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紧装置,特别是一种光伏领域中硅片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硅片的磨边装置多采用的是手动磨边,操作过程不便,而且容易导致硅片的磨边不整齐,磨边后的硅片容易造成质量问题,例如磨边后的硅片粗糙、凸刺等。手工操作也可能造成员工的划伤,且工作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片夹紧装置,该硅片夹紧装置的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也可避免误操作对人体的伤害。且硅片磨边成品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硅片夹紧装置,包括远端固定板、活动推板、滑杆、动力源、底板、近端固定板;其中:滑杆穿透近端固定板上的通孔;动力源与活动推板通过滑杆活动的连接在一起。
一种硅片夹紧装置,其中:底板的一端与远端固定板底端固定连接,底板的另一端与近端固定板底端固定连接。
一种硅片夹紧装置,其中:底板的一端与远端固定板底端垂直固定连接,底板的另一端与近端固定板底端垂直固定连接。
一种硅片夹紧装置,其中:还增设背面板,背面板的一端与远端固定板的侧面固定连接,背面板的另一端与近端固定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工作时,将薄膜软垫片先固定在固定板的内侧,并将适量的待磨边硅片置于槽内,待接通动力源后通过滑杆推动活动推板向内置硅片挤压固定到一定程度后,将待磨边硅片的一面对齐磨边仪器,则可将硅片打磨光滑或毛边,顺利完成硅片磨边任务。
在切边过程过程中,待磨边硅片的一面紧贴磨边仪器,使磨边后的硅片光滑无毛边。该硅片夹紧装置的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也可避免误操作对人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远端固定板1、活动推板2、滑杆3、动力源4、底板5、背面板6、软质垫板7、近端固定板8。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例1、一种硅片夹紧装置,包括远端固定板1、活动推板2、滑杆3、动力源4、底板5、近端固定板8;其中:滑杆3穿透近端固定板8上的通孔;动力源4与活动推板2通过滑杆3活动的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硅片夹紧装置,其中:底板5的一端与远端固定板1底端固定连接,底板5的另一端与近端固定板8底端固定连接。
实施例3、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硅片夹紧装置,其中:底板5的一端与远端固定板1底端垂直固定连接,底板5的另一端与近端固定板1底端垂直固定连接。
实施例4、如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硅片夹紧装置,其中:还增设背面板6,背面板6的一端与远端固定板1的侧面固定连接,背面板6的另一端与近端固定板8的侧面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在工作时,可以将软质垫片7先固定在远、近固定板的内侧,并将合适数量的待磨边硅片置于夹紧空间内,待接通动力源4后通过滑杆3推动活动推板2将多个硅片压紧后,将整个夹紧装置连带压紧后的硅片固定安装在磨边机上,将硅片待磨边的一面对齐磨边部件,则可将硅片打磨光滑或毛边,顺利完成硅片磨边任务。
因远端固定板1、底板5与近端固定板8的夹紧和底板5、背面板6的对齐效果良好,所以比传统手工进行磨边的工作效率高、成品率也有所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56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向夹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重新配置的立式加工中心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