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传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3969.5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5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冯勇;曹文溪;冯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5/02 | 分类号: | B65G25/02;B65G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215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传输 装置 | ||
1.一种循环传输装置,用于循环传输承载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循环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部,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上述第一传输部用于将上述承载装置自上述第一端传输至上述第二端;
第二传输部,其位于上述第一传输部的一侧并具有第三端与第四端,上述第三端与上述第二端对应设置,上述第四端与上述第一端对应设置,上述第二传输部用于将上述承载装置自上述第三端传输至上述第四端;
第一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第二传输部的上述第四端,上述第一移动件用于在上述第四端与上述第一端之间移动以传输上述承载装置;以及
第二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上述第一传输部的上述第二端,上述第二移动件用于在上述第二端与上述第三端之间移动以传输上述承载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传输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循环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气缸,耦接上述第一移动件,以控制上述第一移动件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传输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循环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以及控制单元,上述第一感应器与上述第二感应器以预设距离间隔设置于上述第一端,上述控制单元耦接上述第一感应器、上述第二感应器以及上述第一移动件,上述第一感应器与上述第二感应器用于感应上述承载装置并分别提供第一感应信号与第二感应信号,上述控制单元接收上述第一感应信号与上述第二感应信号并根据上述第一感应信号与上述第二感应信号控制上述第一移动件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传输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预设距离小于或等于上述承载装置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传输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循环传输装置还包括指示件,其耦接上述控制单元,上述控制单元根据上述第一感应信号与上述第二感应信号控制上述指示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传输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传输部传输的上述承载装置承载有物料,上述循环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三感应器、第四感应器以及控制单元,上述第三感应器与上述第四感应器分别设置于上述第二端且上述第三感应器位于上述第四感应器上方,上述第三感应器用于感应上述物料并提供第三感应信号,上述第四感应器用于感应上述承载装置并提供第四感应信号,上述控制单元接收上述第三感应信号与上述第四感应信号并根据上述第三感应信号与上述第四感应信号控制上述第二移动件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传输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循环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缸,耦接于上述第二移动件,上述第二气缸用于控制上述第二移动件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传输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循环传输装置还包括回拉气缸,设置于上述第三端,上述回拉气缸用于将上述承载装置自上述第二移动件拉动至上述第二传输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传输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传输部包括多个滚筒,上述承载装置利用上述这些滚筒进行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传输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二传输部由多个流利条可拆卸地依次连接形成,且上述第一移动件与上述第二移动件为流利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39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盾构机螺旋输送机出碴口的闸门结构
- 下一篇:胶带机的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