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频加热生产内衬塑钢管的物料输送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9726.2 | 申请日: | 201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1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沈百方;顾苏民;王爱平;费建方;陈赢明;史根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频 加热 生产 内衬 塑钢 物料 输送 机构 | ||
1.一种中频加热生产内衬塑钢管的物料输送机构,包括进料台(1)、支承座(2)及出料台(3),进料台(1)、出料台(3)分设中频加热装置主体两侧,支承座(2)设于中频加热装置主体两端之间,其特征在于:该种物料输送机构还包括进料结构及出料结构,进料结构包括从中频加热装置主体靠近出料台(3)侧延伸至进料台(1)处的输送轨道(11)及可行走于输送轨道(11)上的输送小车(12);所述出料结构为设于中频加热装置主体两端之间的出料架(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加热生产内衬塑钢管的物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架(31)由第一纵向气缸(311)、竖杆(312)及直杆(313)组成;第一纵向气缸(311)设于中频加热装置主体靠近进料台(1)的一侧,竖杆(312)设于中频加热装置主体靠近出料台(3)的一侧,直杆(3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纵向气缸(311)及竖杆(31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频加热生产内衬塑钢管的物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2)由分设于中频加热装置主体两侧的第二纵向气缸(21)及两端分别与相应第二纵向气缸(21)固定连接的承接杆(22)组成;承接杆(22)上设有若干缺口;输送小车(12)包括输送架(121),输送架(121)上设有若干缺口;当承接杆(22)位于最低点时,输送架(121)上缺口的最低点高于承接杆(22)的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频加热生产内衬塑钢管的物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承接杆(22)位于最低点时,出料架(31)上端面最低点高于承接杆(22)上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97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荷适用范围广的烧结余热利用系统
- 下一篇:带有沉淀池的节能型热油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