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式刮板输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9076.X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1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楼生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楼生友;楼陈波;骆宣权;陈炜 |
主分类号: | B65G19/18 | 分类号: | B65G19/18;B65G19/22;B65G19/20;B65G19/1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18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式刮板输尘 装置 | ||
1.密封式刮板输尘装置,包括开有进料口(6)和出料口(5)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与出料口相配合的刮板输尘组件,还设有调节输尘组件的拉紧调节组件,与拉紧调节组件和壳体(1)相配合的密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式刮板输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板输尘组件包括链传动组件,设于链传动组件上的刮尘板(2);所述的链传动组件包括被动转动轴(3)和主动传动轴(31),与被动转动轴(3)和主动传动轴(31)配合的传动链(4),所述刮尘板(2)设在传动链(4)上,并与出料口(5)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式刮板输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尘板(2)为复数块,每块刮尘板(2)间隔竖立的设置在传动链(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密封式刮板输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紧调节组件包括与被动转动轴(3)上的轴承座(7)相配合的拉紧螺杆(8),与转动轴(3)螺接配合的拉紧压套(9),所述的拉紧螺杆(8)伸出壳体(1)外与拉紧压套(9)的外端通过拉紧螺母(10)螺接,所述拉紧压套(9)的内端与壳体(1)外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式刮板输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紧螺杆(8)中,轴向通有润滑油道甲(11),所述的轴承座(7)上开有通过软管(12)与润滑油道甲(11)相连通的润滑油道乙(13),所述拉紧螺杆(8)位于壳体外的端部设有与润滑油道甲(11)的进口达到封启配合的弹簧油咀(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式刮板输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设在主动传动轴(31)与动力机构相配合端、以及拉紧螺杆(8)上,所述拉紧螺杆(8)上的密封组件设在拉紧压套(9)内,所述被动转动轴(3)两端和主动传动轴(31)另一端分别设有与轴承座(7)相配合的防尘座(15)、与防尘 座(15)相配合的防尘罩(16),所述的防尘座(15)上设有防尘凸起(17),所述防尘罩(16)上设有与防尘凸起(17)插接配合的防尘凹槽(1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式刮板输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紧螺杆上密封组件包括套设在拉紧螺杆上的压紧套(19)和压紧法兰(20)、设于压紧套(19)内与拉紧螺杆配合的金属密封件(21)、设于金属密封件(21)两侧的密封垫料(22),远壳体(1)侧的密封垫料(22)与压紧法兰(20)相配合,近壳体(1)侧的密封垫料(22)与壳体(1)外壁压紧配合;
所述主动传动轴(31)上的密封组件包括设置在主动传动轴(31)动力端的轴承和压紧法兰(20)、设于轴承内与主动传动轴(31)相配合的金属密封件(21)、设于金属密封件(21)两侧的密封垫料(22),远壳体(1)侧的密封垫料(22)与压紧法兰(20)相配合,近壳体(1)侧的密封垫料(22)与轴承(32)内的轴承滑套压紧配合;金属密封件(21)上开有通气通道(23),通气通道(23)上还配合有流量计(24);金属密封件(21)上开有通气通道(23),通气通道(23)上还配合有流量计(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式刮板输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压套(9)外还罩有通过连接件与壳体可拆卸配合的密封外套(25),所述轴承座(7)内还设有与被动转动轴(3)相配合的滑动轴承(26),并在被动转动轴的外端设有与轴承座(7)和滑动轴承(3)相配合的盖板(27)和盖板密封垫片(2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式刮板输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螺杆(8)与轴承座(7)通过拧紧螺母(29)可拆卸配合,所述轴承座(7)侧壁上设有拧紧螺母(29)容纳操作腔(30),所述拉紧螺杆(8)插入轴承座(7)侧壁,并伸入容纳操作腔(30)与拧紧螺母(29)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楼生友;楼陈波;骆宣权;陈炜,未经楼生友;楼陈波;骆宣权;陈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90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