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式刮板输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9076.X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1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楼生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楼生友;楼陈波;骆宣权;陈炜 |
主分类号: | B65G19/18 | 分类号: | B65G19/18;B65G19/22;B65G19/20;B65G19/1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18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式刮板输尘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碳尘分离设备配套使用的输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刮板的具有密封效果的密封式刮板输尘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经过碳尘分离设备分离后的粉尘含有较高的碳,高温碳粉灰卸出后,碰到大气中氧气,发生自然,无法实现碳粉灰的再利用,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对输尘装置的密封性具有相当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暂无相关设备。而本专利申请的涉及的设备正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研究开发的,其不仅具有输尘稳定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充分保障生产的安全性,使碳粉灰被充分再利用提供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式刮板输尘装置,其上设有调节链传动组件中链条紧度的拉紧调节组件,还设有密封组件,使带刮板的输尘组件方便稳定的输尘,另一方面还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能充分保障生产的安全性,有利于碳粉灰被充分再利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密封式刮板输尘装置,包括开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与出料口相配合的刮板输尘组件,还设有调节输尘组件的拉紧调节组件,与拉紧调节组件和壳体相配合的密封组件。拉紧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刮板输尘组件的紧度,使其工作顺利进行。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整体设备内部空间处于密封状态,提供安全性,并使碳灰尘充分收集再利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刮板输尘组件包括链传动组件,设于链传动组件上的刮尘板;所述的链传动组件包括被动转动轴和主动传动轴,与被动转动轴和主动传动轴配合的传动链,所述刮尘板设在传动链上,并与出料口相配合。分离出来的高温碳粉尘从进料口进入该密封式刮板输尘装置,刮板在传动链的带动下将落入壳体内的碳粉尘刮到出料口处从出料口落下收集。该密封式刮板输尘装置配合碳尘分离设备时,相互间密封连接,从碳尘分离设备出来的碳粉尘到从出料口落下,都不跟空气接触,使生产安全。
所述的刮尘板为复数块,每块刮尘板间隔竖立的设置在传动链上。刮尘板的设置方式,有利于提高输尘效率,多块刮尘板能同时运输碳灰尘,并依次经过出料口,使碳粉尘高效的被收集。
所述的拉紧调节组件包括与被动转动轴上的轴承座相配合的拉紧螺杆,与转动轴螺接配合的拉紧压套,所述的拉紧螺杆伸出壳体外与拉紧压套的外端通过拉紧螺母螺接,所述拉紧压套的内端与壳体外壁配合。通过调节拉紧压套和拉紧螺杆的相对位置,可以使拉紧螺杆拉动转动轴,使传动链始终处于张紧状态,防止在传动轴上打滑,保证传动效率和效果。
在所述拉紧螺杆中,轴向通有润滑油道甲,所述的轴承座上开有通过软管与润滑油道甲相连通的润滑油道乙,所述拉紧螺杆位于壳体外的端部设有与润滑油道甲的进口达到封启配合的弹簧油咀。通常情况下,润滑油道乙与轴承座轴线成夹角方式设置在轴承座内(因为轴承座还要与拉紧螺杆相连接,为了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同时还要保证润滑油道顺利的通道转动轴上,采用夹角的方式设置,能保证上述两种情况能够得到满足),由于润滑油道甲和润滑油道乙不在同一直线,因此采用软管连通润滑油道甲和润滑油道乙使润滑油道能抵达转动轴,对转动轴起到润滑的作用。
所述密封组件设在主动传动轴与动力机构相配合端、以及拉紧螺杆上,所述拉紧螺杆上的密封组件设在拉紧压套内,所述被动转动轴两端和主动传动轴 另一端分别设有与轴承座相配合的防尘座、与防尘座相配合的防尘罩,所述的防尘座上设有防尘凸起,所述防尘罩上设有与防尘凸起插接配合的防尘凹槽。由于主动传动轴与动力机构相配合端,以及拉紧螺杆都需要伸出壳体外,同时不能采用密封盖的方式与可以固定焊接,因此需要采用密封组件,使壳体内保持密封状态。而主动传动轴的另外一端,以及被动转动轴的两端又需要防止灰尘落到主动传动轴和被动转动轴与轴承配合的间隙内,提供主动传动轴和被动转动轴转动的灵活性,同时也有利于避免灰尘与转动轴之间的摩擦,提高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楼生友;楼陈波;骆宣权;陈炜,未经楼生友;楼陈波;骆宣权;陈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9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