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架结构及具有该车架结构的履带起重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4758.X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2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高一平;黎伟福;何光辉;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8 | 分类号: | B62D21/18;B62D55/10;B66C2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 |
地址: | 41001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结构 具有 履带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起重机,且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架结构及具有该车架结构的履带起重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建设、桥梁施工、石油化工、水利水电建设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大型设备的模块化也得以大力发展,其重量、体积以及吊装高度日渐增大,从而对起重设备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大型履带式起重机以其接地比压小、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大、起重性能好,机器的通过性、机动性、灵活性高且能够带载行走等诸多优势为工程建设市场所青睐。
然而,要求大型履带起重机的履带车架结构(底盘)必须要能够保证施工作业时稳定性问题,这意味着大型履带起重机履带的轨距与接地长度必然非常巨大。这样,常规的整体式车架的巨大尺寸和重量不仅不便于制造而且会给转场和运输带来很大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车架结构及具有该车架结构的履带起重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架结构,包括:车架本体;彼此平行的第一承载梁和第二承载梁,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车架本体的左右两侧;以及彼此平行的第三承载梁和第四承载梁,分别设置在车架本体的前后两侧且均在两端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承载梁和第二承载梁。
进一步地,第一承载梁和第二承载梁分别通过销轴组件连接于车架本体;并且第三承载梁和第四承载梁均在两端通过销轴组件连接于第一承载梁和第二承载梁。
更进一步地,第一承载梁和第二承载梁分别通过四个销轴组件连接至车架本体;并且,第三承载梁和第四承载梁分别通过四个销轴组件连接至第一承载梁且分别通过四个销轴组件连接至第二承载梁。
进一步地,每个销轴组件均包括:销轴;销轴驱动系统,连接于销轴的一端并能够驱动销轴移动;以及轴端挡板,可拆卸地装配于销轴的另一端。优选地,该销轴驱动系统为液压驱动系统。
进一步地,在第三承载梁和第四承载梁上分别设置有液压支腿。
进一步地,在第一承载梁、第二承载梁、第三承载梁和第四承载梁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导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履带起重机,该履带起重机包括:具有上述特征的车架结构;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在车架结构的两侧的两条履带总成;以及支撑在车架结构上的上车结构。
进一步地,一条履带总成平行于第三承载梁且通过销轴组件连接至该第三承载梁;另一条履带总成平行于第四承载梁且通过销轴组件连接至该第四承载梁,其中,每个销轴组件可与上述的销轴组件具有类似结构。
进一步地,履带起重机的上车结构借助于安装导轨支撑在车架结构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车架结构模块化,采用一个中心车架本体模块与围绕该车架本体模块对称布置且可拆卸安装的四个承载梁模块,因而不仅转场灵活而且能够有效保证大型履带车架结构(底盘)施工作业时的稳定性,此外各模块之间通过诸如包含液压驱动系统的销轴组件进行连接,极大地方便了组装和拆卸,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其它优点将得以更好地理解,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履带起重机的车架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从图1中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示意图,其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左侧承载梁与前侧承载梁和后侧承载梁的连接关系;
图3为沿图1的B-B线截取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左侧承载梁、右侧承载梁与中间车架本体的连接关系;以及
图4详细示出了图1中所示销轴组件的优选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很多不同形式实施,不应该被理解为仅限于这里所呈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了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全面而完整,并全面地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47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