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导线调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6891.9 | 申请日: | 201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7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温芫鋐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导线 调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导线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上的煞车线与变速线统称为导线,导线是由塑料管包覆绞线所构成,导线一端配置于握把的煞车把手或变速把手,导线另一端连动控制煞车夹器或脱轨器,借由按压或拨动把手带动导线,进行煞车或是切换变速等需求。
自行车经过一段骑乘时间后,把手上的游隙会逐渐变长(按压把手至煞车开始动作两者的距离);煞车把手的游隙过长时,代表煞车块已经磨耗即煞车块与轮框间隙过大,或是机械碟煞其煞车块与碟盘间隙过大,导致煞车效果不佳。变速不顺畅即链条无法进或退到相邻而不同齿比的飞轮,或是变速过程中链条碰撞飞轮、脱轨器或车架等发出敲击声音,严重会发生链条卡住于飞轮与车架之间,自行车瞬间无法运转容易造成骑乘者有重心不稳而摔伤的情况。因此自行车在经过一段被骑乘时间后,或是每次骑乘自行车前皆需进行适当的检查与调整,避免骑乘过程当中发生上述情况,导致驾驶人惊慌失措严重危害自身安全。
以往导线的调整方式是通过把手组配两个组件来完成,一个为锁环另一个为调整钮,欲进行调整时需先调松锁环后,再转动调整钮调整游隙行程,其原理是利用调整钮来操控导线内的绞线,扭转绞线旋松即此处线长稍微伸长,扭转绞线旋紧即此处线长稍微缩短,待调整并确定游隙距离后,再转动锁环至把手根部并固定调整钮位置。
现有导线在调整上,每次都需先旋松锁环才能转动调整钮,调整后需再转动锁环固定调整钮,所以此种结构在操作上需多次转动组件,带给使用者进行调整上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自行车导线调整结构,使用者进行调整时,只需转动主动套管单一组件,即一个步骤控制绞线适度伸长或缩短,大幅缩短调整时间,免除以往需多次转动组件费时又不便利的缺陷,提升操作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导线调整结构,是串组于导线的绞在线,该调整结构包括有:
一主动套管,其具有一供该导线的绞线穿设嵌卡的轴向穿孔,该主动套管两端缘周侧各具有一螺纹段,二螺纹段之间设有一调动环;
二被动套管,其一端对应该螺纹段具有一相螺合的螺纹内槽,该被动套管另一端具有一与该螺纹内槽相通的轴向阶孔,该被动套管以螺纹内槽与该阶孔供该绞线穿设,并以阶孔嵌卡该绞线;
以及二弹簧,是供该绞线穿设而一端抵顶于该被动套管螺纹内槽,另一端抵顶于该主动套管螺纹段端面;
据此,旋动该调动环时,该主动套管以穿孔带动嵌卡的绞线旋松伸长或旋紧缩短,同时以其螺纹段螺旋带动该被动套管的螺纹内槽,使该弹簧受该螺纹段端部与该螺纹内槽压缩或推抵两者。
为了增加该主动套管操作时的防滑效果,以及组配该被动套管的进行,利用在该调动环表面环设有止滑弧面,该止滑弧面是由调动环朝两侧螺纹段方向呈渐缩结构,该被动套管周侧环设有轴向止滑凹槽,借以加摩擦阻力,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与组装上有良好防滑效果。
借由该主动套管上设有与穿孔相通的油孔,且该油孔是位于螺纹段与调动环之间,得以从油孔滴落润滑油至穿孔内,使得润化油附着于该绞线表面上,减缓该绞线同该主动套管转动的磨耗。
此外,该被动套管的阶孔具有一第一阶孔与一第二阶孔以及一第三阶孔,该第一阶孔直径大于第二阶孔直径,该第二阶孔直径大于第三阶孔直径,该被动套管以第一阶孔与第二阶孔供两种直径的导线穿设配置,而该第三阶孔嵌卡导线的绞线。
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动套管、被动套管以及弹簧串组于导线的绞在线,使用者进行调整时,只需转动主动套管单一组件,即一个步骤控制绞线适度伸长或缩短,大幅缩短调整时间,免除以往需多次转动组件费 时又不便利的缺陷,提升操作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小直径导线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主动套管 11穿孔
12螺纹段 13调动环
14止滑弧面 15油孔
20被动套管 21螺纹内槽
22阶孔 221第一阶孔
222第二阶孔 223第三阶孔
23止滑凹槽 30弹簧
40导线 41绞线
42塑料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六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68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