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发动机测试系统的点火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00416.5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6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G01M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动机 测试 系统 点火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进行出厂检测或维修后调试时,需要对发动机的点火系统进行测试。
发动机的点火测试是发动机出厂检测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发动机测试都是基于发动机热试试验,因此无法进行装配线的在线快速检测,而且会产生大量废气和噪音,对环境造成污染。
随着计算机在线检测技术的发展,现在新出现了一种发动机的冷测试方法,通过外接一个转速精确可控的伺服电动机,拖动发动机稳速运转,同时在发动机的各个部位,设置各种检测传感器,通过监测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来判断发动机各个机械组成部分的工作情况,从而达到检测发动机的目的。
在上述测试过程中,发动机处于无燃油运行状态,但发动机仍然是按照四个冲程运行,在这四个过程中,由于没有燃油的注入,因而不存在实际的燃油燃烧现象和过程,但其点火的动作过程是始终存在的。
通过测试台架上靠近4个点火线圈的磁场传感器,来感应点火过程中磁场的变化并记录所感应到的波形,因而可以实现发动机点火系统快速在线检测的功能。
对于汽车生产制造商而言,其发动机的就位安装过程结束后,需要将整车电控系统与发电机的机械部分进行联动调试,根据每台发动机的具体运行特性/参数,对电控系统的各种设定参数进行匹配性调整/设定和检测。
对于数字式电喷汽车发动机系统而言,汽车发动机的点火控制是通过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的。
正常情况下,ECU根据各种传感器传来的信号(诸如发动机转速、冷却水温、进气温度、节气门位置、氧传感器、进气压力等信号),通过分析、计算、判断,从而精确地控制和选择最佳点火和喷油时刻及喷油量。
但是,在对发动机点火系统做快速在线检测时,通常发动机是处于非运转状态,所以很多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是非正常状态信号,故在对发动机点火系统进行冷测试过程中,无法使用ECU发出的点火信号,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产生相应的点火信号,才能对发动机点火系统作相应的冷测试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测试系统的点火模块,其根据计算机检测系统的控制信号,产生相应的点火动作过程,在发动机不需要拖动的情况下,无需车载ECU的介入,即可真实再现点火系统的整个工作过程,为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在线测试提供了便利,有助于及时发现点火线路存在的问题,其测试的精度和可靠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测试系统的点火模块,包括测试计算机点火信号输出端和发动机点火线圈,其特征是:在测试计算机点火信号输出端和发动机的点火线圈原边线圈之间,依次设置一光电隔离电路和一电控开关电路;所述光电隔离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测试计算机的点火信号输出端连接,光电隔离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控开关电路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电控开关电路,串接在发动机点火线圈原边线圈与控制电源之间;在所述测试计算机点火信号输出端与光电隔离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之间和电控开关电路输出端与发动机点火线圈之间的连接导线外层,设置屏蔽层。
所述的发动机点火线圈分为四组,每组为两个点火线圈;所述的点火模块分为两组,各组点火模块依次由一光电隔离电路和一电控开关电路对应构成;所述第一组点火模块的输出端与各组点火线圈中的第一点火线圈的原边线圈对应连接;第二组点火模块的输出端与各组点火线圈中的第二点火线圈的原边线圈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组点火模块光电隔离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测试计算机的第一点火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组点火模块光电隔离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测试计算机的第二点火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组点火模块光电隔离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组点火模块电控开关电路的控制输入端连接;第二组点火模块光电隔离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组点火模块电控开关电路的控制输入端连接;第一组点火模块电控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串接在各发动机点火线圈组第一点火线圈的原边线圈与控制电源0V端之间;第二组点火模块电控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串接在各发动机点火线圈组第二点火线圈的原边线圈与控制电源0V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04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双蜗杆的双极坐标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
- 下一篇:超声波用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