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陀螺腔体化学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3839.7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5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于秋平;马辉;李大琪;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陀螺 化学抛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陀螺腔体化学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陀螺为一种精密的光学测量器件,由于引进国外俄罗斯光学零件化学抛光工艺技术,对激光陀螺动腔体一直采用的手工化学抛光方式生产,即手持光学零件直接进行抛光。然而手工化学抛光受操作者影响太大,操作不方便,质量不稳定,工作效率低,需用人力多,工艺生产周期长,难以满足批量激光陀螺光学零件化学抛光生产加工要求。同时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和化学抛光中挥发有毒害气体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直接危害,因此实用性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激光陀螺动腔体化学抛光手工化学抛光方式工作效率低下,实用性欠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实用性佳的激光陀螺腔体化学抛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激光陀螺腔体化学抛光装置,其包括一底盘、一转轴、若干个激光陀螺腔体和压片,其中,所述激光陀螺腔体固定在底盘上,所述转轴设置在底盘中央,所述压片套在转轴上,压片靠螺母固定在转轴上,其所指方向激光陀螺腔体上面,并压紧固定激光陀螺腔体的上端面。
所述激光陀螺腔体数目为2个、3个、4个、5个、6个或更多。
所述激光陀螺腔体,在底盘上放置时,各激光陀螺腔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激光陀螺化学抛光装置通过底盘及旋转轴的设计,实现了激光陀螺腔体的多个化学抛光操作,解放了人力。而且激光陀螺化抛腔体个数可以为3个、4个或更多,极大的提高了激光陀螺腔体化学抛光效率。而且通过化学抛光时转速及激光陀螺腔体的放置位置的控制可以很好的保证激光陀螺腔体放电区的孔径一致性,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另外,本实用新型激光陀螺化学抛光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激光陀螺腔体精度,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激光陀螺腔体化学抛光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激光陀螺腔体化学抛光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侧视图,
其中,1-底盘,2-转轴,3-压片,4-激光陀螺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激光陀螺腔体化学抛光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分别是图1的俯视图和侧视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光陀螺腔体化学抛光装置包括一底盘1、一转轴2、压片3和三个激光陀螺腔体4。所述激光陀螺腔体3固定在底盘上1,所述转轴2设置在底盘1中央,在外力带动下可带动底盘1的转动。所述压片套在转轴2上,压片3靠螺母固定在转轴2上,其所指方向激光陀螺腔体4上面,并压紧固定激光陀螺腔体4的上端面,以防止激光陀螺腔体4在旋转转移中从底盘1上脱落。另外,所述激光陀螺腔体4,在底盘1上放置时,各激光陀螺腔体4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从而避免旋转转移时各激光陀螺腔体4之间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激光陀螺腔体化学抛光装置在人工或设备带动转轴2转动,转轴2再通过底盘1和压片3带动所述三个激光陀螺腔体4在特定的化学抛光液中进行旋转,从而可以实现同时对三个激光陀螺腔体4的化学抛光。
请同时参阅图4、图5和图6,其中,图4是本实用新型激光陀螺腔体化学抛光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和图6分别是图4的俯视图和侧视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光陀螺腔体化学抛光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其激光陀螺腔体4上下端面分别由底盘1和压片3压紧固定,并在转轴2带动下进行转动抛光。
本实用新型装置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增设激光陀螺腔体4的数目,可以为5个、6个或更多,以提高抛光效率,只要保证各激光陀螺腔体4围绕转轴2均匀分布即可,否则容易降低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激光陀螺化学抛光装置通过底盘及旋转轴的设计,实现了激光陀螺腔体的多个化学抛光操作,同时借助设备进行旋转可以解放人力。因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38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