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多缸热力分析及故障诊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35268.0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1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瑞霖;刘伯运;张永祥;陈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瑞霖 |
主分类号: | G01M15/08 | 分类号: | G01M1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雷速 |
地址: | 43003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热力 分析 故障诊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的热力分析及故障诊断,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便携式工控机平台、测试结果直观、分析功能强大、故障诊断能力优越且携带方便的柴油机多缸热力分析及故障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机爆发压力的检测是其性能检测、故障判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常规方法是采用检爆阀进行爆发压力的检测,检爆阀是一种指针式爆发压力表,精度等级为2.5级,最高分辨率为1Kg/cm2,测试最重要的最高爆炸压力大多通过操作人员目测判断,且不易记录。
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测试技术也用到该领域测试中,目前已有的产品主要针对单缸爆发压力进行测试,目前还没有针对多缸柴油机进行爆发压力测试的装置,而且测试时以手持式仪表为主,存在数据分析慢、存储量小、稳定性差等缺点,而且通过爆炸压力分析得到的数据信息量少,不具有柴油机性能分析及故障诊断等附加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柴油机多缸热力分析及故障诊断装置,可以对多缸柴油机内的爆炸压力信号进行高速、同步、大容量的测量,测试精度大为提高,而且集成度高、便于携带;同时还可在对多缸柴油机缸内爆炸压力的同步测量的基础上,根据柴油机结构及原理的特性,进行柴油机性能分析及故障诊断,实现了对测试信息的综合应用,提高了柴油机运行管理的信息化。
一种柴油机多缸热力分析及故障诊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散热引压管、与所述至少两个散热引压管连接的耐高温压力传感器、便携式工控机,所述便携式工控机包括多通道信号调理板、多通道数据采集板、显示单元及性能测试分析及故障诊断单元,每一散热引压管的一端用于与多缸柴油机的测压孔连接,每一散热引压管的另一端与一个耐高温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相连,耐高温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多通道信号调理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多通道信号调理板的输出端与所述多通道数据采集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多通道数据采集板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显示单元及性能测试分析及故障诊断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多缸柴油机缸内爆炸压力的同步测量和数字化显示,是一种基于现代化计算机测试平台基础上的虚拟仪器;
2、本实用新型在实现多缸柴油机缸内爆炸压力的同步测量的基础上,根据柴油机结构及原理的特性,开发了柴油机性能分析及故障诊断平台,实现了对测试信息的综合应用,提高了柴油机运行管理的信息化;
3、本实用新型采用便携式工控机作为测试分析平台,利用工控机内外部空间设计了测试接口、内置多通道信号调理板和多通道数据采集板,集成度高,因此便于携带;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多通道数据采集板,实现了多缸压力信号高速、同步、大容量的测量,为柴油机热力性能分析和故障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柴油机多缸热力分析及故障诊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引压管;2-耐高温压力传感器;3-便携式工控机;4-多通道信号调理板;5-多通道数据采集板;6-显示单元;7-性能测试分析及故障诊断单元;8-便携式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柴油机多缸热力分析及故障诊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柴油机多缸热力分析及故障诊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散热引压管1、与所述至少两个散热引压管1连接的耐高温压力传感器2、便携式工控机3,所述便携式工控机3包括多通道信号调理板4、多通道数据采集板5、显示单元6及性能测试分析及故障诊断单元7。
每一散热引压管1的一端用于与多缸柴油机的测压孔连接,每一散热引压管1的另一端与一个耐高温压力传感器2的输入端相连,耐高温压力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所述多通道信号调理板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多通道信号调理板4的输出端与所述多通道数据采集板5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多通道数据采集板5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显示单元6及性能测试分析及故障诊断单元7连接,所述散热引压管1、耐高温压力传感器2及便携式工控机3集成在便携式机箱8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瑞霖,未经林瑞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5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菌过滤器在线完整性测试系统
- 下一篇:高压密封系统检测用快速密封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