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抓取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46490.0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8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00 | 分类号: | B25J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屈蘅;李时云 |
地址: | 201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抓取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抓取工具。
背景技术
半导体生产领域内,当设备进行维护时,一些小零件,比如螺钉、螺帽和垫片等,会掉入一些又深又窄的区域内,比如说泵和反应箱之间的连接管道内。如果,这些落入泵和反应箱之间的连接管道内的小零件不及时清理,随着机器的运行,这些小零件容易流入到泵中,并影响泵的工作。所以必须将这些小零件从连接管道内取出。由于,这些区域又深又窄,因此,工作人员无法用手去抓取。目前的办法是,将相关的连接管道拆卸下来,然后,带上防护手套,将这些小零件从连接管道中清理出去。
采用这种办法拿取小零件,由于要拆卸相关连接管道再将相关连接管道安装回去,所以相当费时,而且还会造成停机,因而会严重影响工厂生产进程。另外,由于连接管道内往往残留很多有毒的残留反应物,工作人员在用手抓取这些小零件的时候,容易碰触这些有毒的残留反应物,造成人身伤害。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地从又深又窄的区域抓取小零件的抓取工具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取工具,可以方便抓取落入又深又窄区域中的小零件。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抓取工具,包括抓手机构、中心连杆、套筒、弹簧和手柄,所述中心连杆的一端与抓手机构连接,所述中心连杆的另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连杆连接抓手机构的一部分管段穿套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弹簧绕置于中心连杆伸出套筒的杆段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筒的靠近手柄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抓手机构在手柄的作用下,具有收缩到套筒内和伸出套筒张开两种状态。
所述抓手机构包括若干握持杆,所述握持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中心连杆固定连接,且每个握持杆分成两个杆段,两个杆段之间活动连接。
所述套筒远离手柄的那一端内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体、固定圈和连接板,所述固定圈固设于所述套筒的内壁,所述导向体设于固定圈的中心部位,所述连接板连接导向体和固定圈,并将导向体和固定圈之间的间隙空间分隔成数个供抓手机构的各握持杆通过的小通道。
所述导向体的横截面由大到小,所述导向体的横截面最小端靠近中心连杆。
所述导向体是圆台体或棱台体。
所述抓手机构的握持杆是金属杆。
所述握持杆的数量是3-8个。
所述握持杆的数量是4-6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抓取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抓取落入于又深又窄区域中的小零件,比如说落入泵和反应腔之间的连接管道中小零件。从而,可以避免工作人员碰触到有毒的残留物,同时可以避免停机拆卸相关连接管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抓取工具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抓取工具的完全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抓取工具的部分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抓取工具的完全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导向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抓手机构和中心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抓手机构、11-握持杆、2-中心连杆、3-套筒、31-套筒的靠近手柄的端面、4-弹簧、5-手柄、6-导向结构、61-固定圈、62-导向体、6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抓取工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6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颈CT扫描外固定架
- 下一篇:一次性试管采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