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底盘液阻衬套减振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0122.1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7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叶必军;黄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拓普汽车特种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18 | 分类号: | F16F1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底盘 衬套 减振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减振、隔振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底盘液阻衬套减振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使用者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底盘和车身的连接更多地选择柔性连接。对于汽车底盘中的柔性连接,为获得驾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往往对其纵向和垂直方向刚度要求较低,为获得优秀的操控性,往往对其侧向刚度要求较高。橡胶零件因其成型工艺可设计成任意形状,可以实现汽车柔性连接对刚度的各种要求,因而被广泛使用。
但纯胶型的橡胶衬套因阻尼效果有限,往往不能快速地衰减因颠簸路面或急速加减速而引起的车体位移。为此,更多的汽车减振件供应商倾向于采用液阻-橡胶结构,在保证任意刚度比例要求的同时,通过液腔和流道的设计,使纵向阻尼效果大幅提升,降低纵向车体位移峰值,并快速衰减纵向车体位移。因此,一种新型的汽车底盘液阻衬套减振器装置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底盘液阻衬套减振器装置,能有效解决汽车因颠簸路面或急速加减速而引起的车身位移衰减太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底盘液阻衬套减振器装置,包括垫片、撞块、内管、弹性主簧、骨架和外管,所述的内管和骨架固定在所述的弹性主簧内,通过硫化成为一体,其中,所述的内管位于所述的弹性主簧的中心,所述的骨架位于所述的弹性主簧的四周;所述的弹性主簧外围装有所述的外管;所述的外管两端分别与弹性主簧和骨架铆接;所述的弹性主簧与外管之间存在两个空腔和连接两个空腔的一条通道;所述的撞块插在所述的弹性主簧的空档处;所述的内管上下两端装有所述的垫片。
所述的新型汽车底盘液阻衬套减振器装置的垫片过盈装配到内管端部的装配孔中。
所述的新型汽车底盘液阻衬套减振器装置的垫片由高强度钢板冲压成型而成。
所述的新型汽车底盘液阻衬套减振器装置的撞块由高强度尼龙材料注塑成型而成。
所述的新型汽车底盘液阻衬套减振器装置的内管由管材或挤压铝合金切割制成。
所述的新型汽车底盘液阻衬套减振器装置的弹性主簧是由天然橡胶硫化制成。
所述的新型汽车底盘液阻衬套减振器装置的骨架由钣金冲压成型而成或铝合金压铸成型而成。
所述的新型汽车底盘液阻衬套减振器装置的外管由钣金冲压成型而成。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车身位移衰减太慢的问题,使得汽车在恶劣路面上或急速加减速行驶过程中,在保持良好的平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不同激励振幅下的阻尼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底盘液阻衬套减振器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垫片1、撞块2、内管3、弹性主簧4、骨架5和外管6,所述的内管3和骨架5固定在所述的弹性主簧4内,通过硫化成为一体,其中,所述的内管3位于所述的弹性主簧4的中心,所述的骨架5位于所述的弹性主簧4的四周;所述的弹性主簧4外围装有所述的外管6;所述的外管6两端分别与弹性主簧4和骨架5铆接;;所述的弹性主簧4与外管6之间存在两个空腔和连接两个空腔的一条通道;所述的撞块2插在所述的弹性主簧4的空档处;所述的内管3上下两端装有所述的垫片1。其中,垫片1通常采用高强度钢板ST12冲压成型制得;撞块2通常采用高强度尼龙材料PA66注塑成型制得;内管3通常采用型材20号钢切割制成;弹性主簧4是由天然橡胶经密炼后硫化制成;骨架5通常采用钣金SPHC冲压成型制成;外管6通常是钣金SPHC冲压成型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过程如下:将内管3和骨架5表面涂胶,固定在橡胶模具内,使用注橡机硫化成衬套结构的主体;然后将其与已进行表面处理的外管6进行装配,并将外管6两端铆接,使弹性主簧4与外管6之间存在两个空腔和连接两个空腔的一条通道,即液腔7和流道8;通过干灌设备向左右两侧的液腔7和流道8中注入乙二醇,作为高粘性阻尼液,以实现大阻尼特性;再将高强度尼龙撞块2插入弹性主簧4的空档处,作为衬套侧向和垂向限位结构;最后将已进行表面处理的垫片1过盈装配到内管3端部的装配孔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垫片和内管通过螺栓与车身相连,外管与副车架连接。当汽车急加速时,车身向后运动,液阻衬套的内管向后运动,迫使后侧的液腔的液体通过流道流入前侧液腔,由于流道的截面积较小,有效地限制了后侧液腔中液体流出的速度,导致内管向后运动的滞后,从而实现了车身位移的滞后,即降低冲击工况下响应速度,使得急加速时仍然可获得平顺的人体舒适感;同时,由于后侧液腔中液体流出的速度较慢,液阻衬套实现了纵向的大阻尼效果,有效降低车身运动的位移峰值。当汽车急刹车时,车身向前运动,液阻衬套的内管向前运动,迫使前侧的液腔的液体通过流道流入后侧液腔,由于流道的截面积较小,有效地限制了前侧液腔中液体流出的速度,导致内管向前运动的滞后,从而实现了车身位移的滞后,即降低冲击工况下响应速度,使得急刹车时仍然可获得平顺的人体舒适感;同时,由于前侧液腔中液体流出的速度较慢,液阻衬套实现了纵向的大阻尼效果,有效降低车身运动的位移峰值。图3所示的是在不同激励振幅下的阻尼曲线图。从图中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车身运动的位移峰值,使得汽车在恶劣路面上或急速加减速行驶过程中,依然保持良好的平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拓普汽车特种橡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拓普汽车特种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0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汽机组低压调阀连杆
- 下一篇:一种能够挡光的保温冷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