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63403.2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3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鹏;牛高产;贾尚雨;刘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G5/02 | 分类号: | F02G5/02;H02K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卫东;黄磊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余热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的回收利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使用中,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是汽车动力的来源,也是燃料的直接消耗者,但目前,多数汽车发动机的热效率很低(20%-30%),而发动机产生的热量绝大部分以汽车尾气余热的形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样,一方面造成了大量的热量散失,另一方面给目前本来就很严峻的气候越来越大的压力。近年来,国家一直提倡要构建节能减排社会,这些热效率较低的汽车与构建节能减排社会也就背道而驰,而目前尚没有一个有效的利用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的系统。因此,若能将汽车尾气中的这部分能量回收利用起来,定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并有效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与环境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系统,该系统能很好地利用汽车尾气的余热进行发电,有效回收汽车尾气中的热量,也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系统,包括相连接的热气机单元和飞轮电池单元,所述热气机单元包括冷却腔、膨胀腔、回热器、水冷换热器、加热气管和机械功输出轴,冷却腔和膨胀腔分别设于机械功输出轴的两端,冷却腔和膨胀腔内部分别通过转子将冷却腔和膨胀腔各分成3个独立的气腔,冷却腔和膨胀腔中相应的两个气腔之间通过水冷换热器和回热器相连接,按照气流方向,膨胀腔、回热器、水冷换热器和冷却腔依次连接,加热气管与膨胀腔连接,膨胀腔内每个独立的气腔对应一束加热气管;所述飞轮电池单元包括转动轴、轴承、飞轮转子、定子线圈和电池外壳,转动轴与机械功输出轴连接,转动轴两端分别设置轴承,定子线圈设于转动轴中部,定子线圈两侧分别设有飞轮转子,各飞轮转子与定子线圈靠近的一侧设有永磁体,转动轴、轴承、飞轮转子和定子线圈分别设于电池外壳内。
所述冷却腔或膨胀腔内,在转子与其腔壁的相接处分别设有气口,该气口可作为腔中气体循环流动完成热力学循环的通道。
所述热气机单元中,三组相连接的回热器和冷水换热器绕机械功输出轴的轴线均匀分布,一组相连接的回热器和冷水换热器对应冷却腔或膨胀腔内一个独立的气腔,也就是说,热气机单元中实质上有三个独立的系统;其中,各回热器相当于一个储能器,当气体从膨胀腔流向冷却腔时,回热器吸收气体热量使气体温度降低,当气体从冷却腔流向膨胀腔时,回热器释放热量使气体温度升高。
所述热气机单元中,各水冷换热器分别置于汽车的冷却箱内。
所述飞轮电池单元中,轴承为磁悬浮高速轴承,飞轮转子为飞轮-永磁体一体化的结构,其中永磁体为耐高温的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工作温度≤180℃。
所述飞轮电池单元中,转动轴上还设有用于检测飞轮转子运动位置的位置传感器,传感器实时监测飞轮转子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后,将其位置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其外接的控制系统对该电信号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定子线圈中各相绕组的正确换向。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系统使用时,其能量转化过程为:热能——机械能——电能;具体为:热气机单元内,汽车尾气通过加热气管对膨胀腔进行加热,使膨胀腔内得到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气体膨胀进入回热器,经回热器进行热量储存后,进入水冷换热器进行冷却,最后进入冷却腔进行压缩,该过程中气体驱动膨胀腔和冷却腔内的转子运动,从而带动机械功输出轴转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的转化;飞轮电池单元内,机械功输出轴的转动驱动转动轴转动,带动飞轮转子转动,通过飞轮转子上永磁体与定子线圈的电磁感应进行发电,实现机械能和电能之间的转化。该系统中,当汽车无尾气排出时,冷却腔内气体通过冷水换热器和回热器回流至膨胀腔,气体经过回热器时吸收热量,使系统内保持气压平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系统能有效解决汽车尾气直接排放所造成的大量热散失的问题,在大范围提高汽车热效率、使汽车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同时,也减少了大量废气的排放,对构建节能社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若大范围推广,能有效缓解气候的温室效应,有利于人类低碳生活的推进。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系统通过热气机单元和飞轮电池单元实现“热能——机械能——电能”的转化,其结构紧凑,所占空间小,热气机单元将汽车尾气中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并在飞轮中储存起来,飞轮电池单元利用储存在飞轮中的机械能发电并将电能储存起来以备汽车中用电设备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热气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3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