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路阀用滑阀杆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69236.2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3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方;游亦利;李春光;刘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苏强格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路阀用 滑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元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压阀,特别是一种多路阀用滑阀杆。
背景技术
多路阀作为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核心元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对整机的控制性能及可靠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通过改变多路阀中的滑阀杆和阀座的相对位置,实现进出油口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来实现油液的方向及流量的控制。
阀口的结构特征直接影响换向时油液的压力及流量变化的平稳性,从而影响挖掘机工作时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全周开口的滑阀阀口形式虽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但是换向时控制油的压力及流量变化剧烈,可操控性能差,并且也不能实现回油节流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实现控制油压力及流量的平稳变化的多路阀用滑阀杆,挖掘机中利用装有本滑阀杆的多路阀能够实现动臂快速伸出及避免出现坠掉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路阀用滑阀杆,包括呈杆状的杆体,在杆体的一端部从该端面向内依次为右限位轴肩、右外密封轴肩、右通油槽、右内密封轴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外密封轴肩上设有与右通油槽相通的右卸荷槽;右内密封轴肩上设有与右通油槽相通的右进油槽。
多路阀用滑阀杆一般应用于挖掘机的多路阀中,杆体设置在多路阀的阀体内,其对于的油槽与对应的油道相通。当右通油槽卸荷时处于节流状态,右卸荷槽保证了挖掘机斗杆的平稳伸出,而不会出现坠掉现象。当处于换向过程中时,右进油槽保证了控制油压力及流量的平稳变化,同时也实现了动臂快速伸出的功效。
在上述的多路阀用滑阀杆中,所述的杆体的另一端部从该端面向内依次为左限位轴肩、左外密封轴肩、左通油槽、左内密封轴肩,所述左外密封轴肩上设有与左通油槽相通的左卸荷槽;左内密封轴肩上设有与左通油槽相通的左进油槽。设置左卸荷槽和左进油槽保证了换向过程中控制油压力及流量的平稳变化;同时,实现动臂有杆腔进油和回油的节流效果。
在上述的多路阀用滑阀杆中,所述的右卸荷槽、右进油槽、左卸荷槽、左进油槽的数量均为2~10个,所述的右卸荷槽、右进油槽、左卸荷槽、左进油槽均沿杆体的轴芯周向均匀排列分布。
在上述的多路阀用滑阀杆中,所述的右卸荷槽包括与右通油槽相连通且呈直条状的缓冲部一和位于缓冲部一外端且呈直条状或呈圆弧状的递减部一;所述的递减部一的过流面积小于缓冲部一的过流面积。
在上述的多路阀用滑阀杆中,所述的右卸荷槽的数量为偶数;且其中一个右卸荷槽与该右卸荷槽沿杆体的轴芯对称的另一个右卸荷槽的结构相同。
在上述的多路阀用滑阀杆中,所述的右进油槽包括与右进油槽相连通且呈直条状的缓冲部二和位于缓冲部二外端且呈直条状或呈圆弧状的递减部二;所述的递减部二的过流面积小于缓冲部二的过流面积。
在上述的多路阀用滑阀杆中,所述的右进油槽的数量为偶数;且其中一个右进油槽与该右进油槽沿杆体的轴芯对称的另一个右进油槽的结构相同。
在上述的多路阀用滑阀杆中,所述的左卸荷槽包括与左通油槽相连通且呈直条状的缓冲部三和位于缓冲部三外端且呈直条状或呈圆弧状的递减部三;所述的递减部三的过流面积小于缓冲部三的过流面积。
在上述的多路阀用滑阀杆中,所述的左卸荷槽的数量为偶数;且其中一个左卸荷槽与该左卸荷槽沿杆体的轴芯对称的另一个左卸荷槽的结构相同。
在上述的多路阀用滑阀杆中,所述的左进油槽包括与左进油槽相连通且呈直条状的缓冲部四和位于缓冲部四外端且呈直条状或呈圆弧状的递减部四;所述的递减部四的过流面积小于缓冲部四的过流面积。
在上述的多路阀用滑阀杆中,所述的左进油槽的数量为偶数;且其中一个左进油槽与该左进油槽沿杆体的轴芯对称的另一个左进油槽的结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多路阀用滑阀杆具有过流面积小于右通油槽过流面积的右进油槽和右卸荷槽;当右通油槽卸荷时处于节流状态,右卸荷槽保证了挖掘机斗杆的平稳伸出,而不会出现坠掉现象;当处于换向过程中时,右进油槽保证了控制油压力及流量的平稳变化,同时也实现了动臂快速伸出的功效。本多路阀用滑阀杆具有过流面积小于左通油槽过流面积的左进油槽和左卸荷槽;左卸荷槽和左进油槽保证了换向过程中控制油压力及流量的平稳变化;同时,实现动臂有杆腔进油和回油的节流效果。同时,右卸荷槽、右进油槽、左卸荷槽、左进油槽均通过多种形状的槽口配合使用,使控制油压力及流量的平稳变化、减少了整个多路阀的中位压力损失、提高了多路阀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苏强格液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苏强格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692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系统主油路失压报警装置
- 下一篇:无缝管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