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高效光能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9424.3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5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耿安兵;王波;王海涛;高凡;覃喜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8/00;F21V15/02;F21V29/00;F21V31/00;F21V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 |
地址: | 43007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高效 光能 传输 装置 | ||
1.一种可调节高效光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7),光纤组件(10),光源灯组件(11),及散热组件(21);
所述的箱体(7),其上方有一个上盖板(9.1);下方有一个安装光纤组件(10)的底板(9.2);有一个侧面上安装有一个风机座(5)及插座板(4),出风罩(6)在一个侧面上,进风罩(1)在另一个侧面上;背面有安装光源灯组件(11)的后盖板(13);
所述的光纤组件(10)包括光纤束(29),光阑座(24),光纤头支架(32)及安装该光纤头支架(32)的固定支座(35);所述光纤束(29)进光端正对光源固定在光纤头支架(32)上,出光端固定在光阑座(24)上,并正对箱体(7)正面的箱体出光面(7.1);用于形成光阑调整出射光源强度的上下两刀口(23)安装在光阑座(24)上,并放置在出光端前端;光阑座(24)与支座(35)连接;支座(35)放置在箱体(7)的地板上;
所述的光源灯组件(3)安装在插座板(4)上,包括灯杯(39);所述插座板(4)上还安装有灯杯插座(3.1);所述的插座板(4)插在箱体(7)的后盖板(13)的导槽(1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效光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组件(21)包括安装在风机座(5)上的风机(21.1),箱体(7)一个侧面上有进风罩(1),另一个侧面风机(21.1)出风口上有出风罩(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效光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阑座(24)通过直线导杆(31)、直线轴承(33)、螺杆(26)、螺母(27)与支座(35)连接;螺杆(26)两端用轴承(25、30)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效光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杯(39)有三个,为卤素灯杯;光纤束(29)有三束,输出为一束,即为三进一出型;光纤束(29)随机布置,进光端为圆柱形,每个进光端对应一个灯杯(39),出光端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效光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头支架(32)上有一个用于调整光纤头(40)的轴向位置的调整螺钉(41),使光纤头(40)位于灯杯(39)聚焦光斑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效光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罩(1)和出风罩(6)均为具有内罩和外罩的两层结构,内罩(20.1)的通风口朝上,外罩(1.1、6.1)风口朝下,在外罩风口处安装防尘网(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效光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7)的上盖板(9.1),底板(9.2),后盖板(13)与箱体(7)之间安装了用于防水、防尘O形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效光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束(29)进光端的端面直径与灯杯(39)形成的光斑直径相同或等同,出光面(7.1)为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94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