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充填结扎机中的悬臂式双挤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08275.3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3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郑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11/00 | 分类号: | A22C11/00;A22C11/02;A22C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汇友专利事务所 11136 | 代理人: | 高云瑞;杨宗润 |
地址: | 102609 北京市大兴区黄***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充填 结扎 中的 悬臂 式双挤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包装机械领域,涉及一种自动充填结扎机中的悬臂式双挤空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包装中的自动充填结扎机又称自动真空充填机,尤其适用于塑包肉肠的制作,具有自动上料、自动定量、自动输送片状PVDC薄膜并自动打印生产日期及自动封焊成筒状,以及自动充填、结扎扣、自动剪切等功能,具有包装后成品定量准、长度一致,生产效率高,节能、卫生等优点。现有技术中的三柱支撑式,即装有托膜及膜导向机构、薄膜输送及挤空装置的中间板为类似的三角形结构,该板上装有三根支撑柱作为整机机架的一部分兼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托膜及膜导向机构、薄膜输送及挤空装置均为单托架支承的悬臂式,比传统的四柱支撑式具有多方面优点,结构简单、易制作、成本低,具有充分的操作空间,安装调试、操作维护都很方便,但三柱支撑式与传统的四柱支撑式的挤空装置均为单挤空装置,对塑包肉肠的结扎扣处只进行一次挤空,其不足之处在于:结扎扣处筒膜内的填充物挤不干净,尤其是当筒膜内的充填物中有小块状物料时,导致两个同时结扎的扎扣之间的小段筒膜内有残留充填物,剪断小段筒膜后残留充填物会外露,不仅不卫生,浪费原材料,而且包装成品不充实,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对三柱支撑式自动充填结扎机进行改进,将其中的单挤空装置改为双挤空装置,能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能对塑包肉肠的结扎扣部位进行先(第一次)、后(第二次)两次挤空,因而能将结扎扣处筒膜内的充填物挤干净,使两个同时结扎的扎口之间无残留充填料,既卫生环保、节约原材料,又能使包装成品充实,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采用的技术方案:
自动充填结扎机中的悬臂式双挤空装置,包括挤空辊总成及其配套的凸轮离合机构,配套的动力传动系统及机架,其特征在于:挤空辊总成由依次分别实施对塑包肉肠的同一结扎扣处先、后两次挤空的挤空一部、挤空二部组成,挤空一部、挤空二部均通过吊架吊装在机架的中间板的下侧面上,紧接在送膜机构之下;挤空一部、挤空二部具有主体结构相同而对称,并且功能相互配套的主动托架组合、从动托架组合,就挤空辊总成的总体结构而言,挤空一部的托架组合夹在挤空二部的托架组合之间,挤空一部、挤空二部的主动托架组合位于左侧,而相应的从动托架组合位于右侧;各托架组合的主体均呈双层板式结构,具有由定距挡板固连在一起的内板、外板,以及固装在外板的上端部位上的扇形齿轮;挤空一部和挤空二部的主动托架组合、从动托架组合分别通过同一根横穿内板及外板的上端部位的支撑轴吊装在中间板的下侧面上,各支承轴的两端均与吊架固连在一起,吊架装在中间板上,各托架组合均可转动性的装在对应的支撑轴上;挤空一部、挤空二部的主动托架组合均能在配套的凸轮离合机构的作用下,通过对应的扇形齿轮带动配套的从动托架组合转动;各托架组合分别装有配套对应的挤空辊轴,其与内板轴承式,同时与外板轴套式铰接在托架组合的下端部位,并且挤空辊轴在外板的外侧具有轴向悬臂式的外延体,该体上装有对筒膜进行直接挤空接触的塑性胶辊;
各托架组合中的各挤空辊轴的转动,分别通过装在对应的内板与外板之间的中间传动装置带动,动力来源于前工序送膜机构中的中间传动齿轮;
配套的凸轮离合机构的结构为,盘型凸轮机构位于挤空辊总成的左侧,凸轮轴轴承式装在凸轮托架上,该托架吊装在中间板的下侧面上,凸轮轴的前端装有动力输入链轮,凸轮轴上装有两个凸轮和两个方型轴承,组成前、后两套相对设置的凸轮——方型轴承组,并分别配套式装在对应的行程托架上,两个行程托架分别与挤空一部、挤空二部的主动托架组合铰接在一起,并分别装有复位弹簧;凸轮轴转动,两套凸轮——方型轴承组分别通过对应的行程托架带动挤空一部、挤空二部的主动托架组合,进而通过对应的扇形齿轮带动配套的从动托架组合正常转动,必须保证,扇形齿轮的转动并通过托架组合进而带动挤空辊轴的运行必须与前工序送膜机构的运行匹配,同时应与后工序的结扎扣匹配,并且挤空二部通过其第二挤空辊轴所带动的第二塑性胶辊对筒膜同一结扎扣处挤空而形成的纵向挤空部位的中线比挤空一部通过其第一挤空辊轴所带动的第一塑性胶辊对筒膜同一结扎扣处挤空而形成的纵向挤空部位的中线高6~8mm。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82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