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电筒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9232.7 | 申请日: | 201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2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邬刘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邬刘宁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3/04;F21V15/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方闻俊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百丈东路2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电筒 | ||
1.一种手电筒,包括有外壳(1),外壳(1)的前端具有透光孔(11),外壳(1)的后端具有开口(12),该开口(12)处设有后盖(2)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还约束有能沿外壳(1)前后滑移的内壳(3),内壳(3)的前端设有发光体(4),内壳(3)的内部设有纽扣电池(5),内壳(3)上还设有开关,在内壳(3)相对外壳(1)前移状态下,开关导通,纽扣电池(5)与发光体(4)之间形成通路,在内壳(3)相对外壳(1)后移状态下,开关关闭,纽扣电池(5)与发光体(4)之间断路;所述内壳(3)的后端面与所述后盖(2)之间设有使内壳(3)保持前移趋势的弹簧(6);所述外壳(1)的后方还设有吸引开关(7),在吸引开关(7)放置在后盖(2)的状态下,该吸引开关(7)通过磁力吸引使内壳(3)相对外壳(1)后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弹性导电片(8),所述内壳(3)的端面上开有供纽扣电池(5)的负极外露的穿孔(31),纽扣电池(5)的正极通过导电片与发光体(4)的正极导通,所述弹性导电片(8)的内端与发光体(4)的负极连接,弹性导电片(8)的外端穿出内壳(3)的端面而保持远离内壳(3)趋势,弹性导电片(8)的外端受压后能穿过所述穿孔(31)与纽扣电池(5)的负极导通;所述外壳(1)的内壁具有台阶面(13),在内壳(3)相对外壳(1)前移状态下,弹性导电片(8)的外端位于台阶面(13)的高处而受压,在内壳(3)相对外壳(1)后移状态下,弹性导电片(8)的外端位于台阶面(13)的低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3)的一个侧壁开有供所述纽扣电池(5)通过而进入内壳(3)内部的进口(32),所述内壳(3)的另一个侧壁上开有口径小于纽扣电池(5)的开口(3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片(8)外端具有向上的拱起部(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3)的前端外壁具有外阶面(34),所述外壳(1)的前端内壁具有对所述外阶面(34)前限位的内肩胛(14)。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3)后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磁石(9a),所述吸引开关(7)内设有磁极与第一磁石(9a)相反设置的第二磁石(9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开关(7)与后盖(2)相对的端面上具有凸部(71),所述第二磁石(9b)位于该凸部(71)内,所述后盖(2)的后端面上具有与所述凸部(71)相配的凹部(2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有两根,所述内壳(3)的后端面开有两供弹簧(6)前端置于其内的凹腔(35),所述后盖(2)的内端面具有两凸柱(22),所述各弹簧(6)的后端套设在相应凸柱(2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邬刘宁,未经邬刘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92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