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场效应管的内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09758.5 | 申请日: | 201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0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昌;周潘衡;彭顺刚;蒋振荣;王长毅;龚世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斯壮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场效应 内部结构 | ||
1.一种大电流场效应管的内部结构,包括环氧树脂封装体、及封装在环氧树脂封装体内部的管芯(1)和引线框架(2);管芯(1)上设3个焊区,即位于管芯(1)背面的漏极焊区、及位于管芯(1)正面的栅极焊区和源极焊区;引线框架(2)分为3个相互绝缘的引出电极,即漏极、栅极和源极;管芯(1)背面的漏极焊区直接贴于引线框架(2)的漏极上,管芯(1)正面的栅极焊区和源极焊区则通过内部导线(3)分别与其对应的引线框架(2)的栅极和源极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1)的源极焊区与引线框架(2)的源极之间通过2条或2条以上的内部导线(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场效应管的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管芯(1)的源极焊区与引线框架(2)的源极的内部导线(3)的条数为2~10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场效应管的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管芯(1)的源极焊区与引线框架(2)的源极的所有内部导线(3)之间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场效应管的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2条连接管芯(1)的源极焊区与引线框架(2)的源极的内部导线(3))的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场效应管的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管芯(1)的源极焊区与引线框架(2)的源极的所有内部导线(3)的线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场效应管的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条连接管芯(1)的源极焊区与引线框架(2)的源极)的内部导线(3)的线径介于10μm~30μ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斯壮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桂林斯壮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097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