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盾构掘进机的管片智能拼装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40755.8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8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强;张玉新;赵凯军;苏鹏程;高伟贤;李学飞;陈超;张冠宇;姚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40 | 分类号: | E21D11/40;G05B13/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邵铭康;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掘进机 管片 智能 拼装 系统 | ||
1.一种盾构掘进机的管片智能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管片输送供给模块(A)、管片位置识别与分析模块(B)和管片定位安装模块(C)组成,其中管片输送供给模块(A)置于管片定位安装模块(C)后端,管片输送供给模块(A)中的管片运送小车(5)载有管片(14),并以运动方式置于管片定位安装模块(C)的拼装抓举范围内,管片位置识别与分析模块(B)固接于管片定位安装模块(C)中的举升油缸(8)上,管片位置识别与分析模块(B)中的立体视觉系统(6)以对准待装管片(15)和已装管片(16)的方式固定,管片位置识别与分析模块(B)中的神经网络控制系统(7)与管片定位安装模块(C)中的举升油缸(8)、平移油缸(9)、回转马达(10)、偏转油缸(11)、俯仰油缸(12)和横摇油缸(13)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掘进机的管片智能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片输送供给模块(A)由龙门吊(1)、电瓶管片车(2)、电动葫芦(3)、连接桥轨道(4)和管片运送小车(5)组成,且串联连接,管片运送小车(5)载有管片(14),并以运动方式置于管片定位安装模块(C)的拼装抓举范围内。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掘进机的管片智能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片位置识别与分析模块(B)由立体视觉系统(6)和神经网络控制系统(7)组成,且串联连接;其中立体视觉系统(6)以对准待装管片(15)和已装管片(16)的方式固定,神经网络控制系统(7)与管片定位安装模块(C)中的举升油缸(8)、平移油缸(9)、回转马达(10)、偏转油缸(11)、俯仰油缸(12)和横摇油缸(13)连接。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掘进机的管片智能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片定位安装模块(C)由举升油缸(8)、平移油缸(9)、回转马达(10)、偏转油缸(11)、俯仰油缸(12)、横摇油缸(13)组成,其中举升油缸(8)与隧道径向平行安装,平移油缸(9)与隧道轴向平行安装,偏转油缸(11)、俯仰油缸(12)和横摇油缸(13)并联连接,回转马达(10)的轴线与隧道轴向平行安装。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掘进机的管片智能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神经网络控制系统(7)由多路模拟输入通道(D)、神经控制器和多路模拟输出通道(E)组成,其中多路模拟输入通道(D)由多路开关和A/D转换器组成,且串联连接;多路模拟输出通道(E)由D/A转换器、反多路开关组成,且串联连接;神经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多路模拟输入通道(D)的A/D转换器连接,神经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多路模拟输出通道(E)的D/A转换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407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变电站全景数据分析方案
- 下一篇:一种配变电能监控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