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套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55475.4 | 申请日: | 2010-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7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孙鹏;倪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密市同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5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门芯的芯体与密封圈的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气门芯行业芯体和密封圈的装配多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其步骤是:手工装入芯体模板及密封圈模板后,两板合并放于油压机压合装配。
采用此种方法手工装入气门芯,效率低,不易掌握。在大批量的气门芯生产行业,需要安排大量的劳动力来完成气门芯的芯体与密封圈装配,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套管机,能够实现气门芯的芯体与密封圈的机械化装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套管机,包括机架;用于将气门芯的芯体逐一向下游输送的供芯装置,所述供芯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将气门芯的密封圈逐一向下游输送的供管装置,所述供管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供芯装置位置相对;用于穿套密封圈后移动到指定位置的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供管装置的下游位置;用于夹持芯体移动并将所述芯体套入密封圈内的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供芯装置的下游位置;用于使所述供芯装置、供管装置、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顺序动作的电控装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供管装置包括使密封圈自动排序并输出的第一振动盘,所述第一振动盘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供管轨道,所述供管轨道安装于所述第一振动盘的下游位置;设置于所述供管轨道上使密封圈向下游移动的第一平振器,所述第一平振器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供芯装置包括使芯体自动排序并输出的第二振动盘,所述第二振动盘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供芯轨道,所述供芯轨道安装于所述第二振动盘的下游位置;设置于所述供芯轨道上使芯体向下游移动的第二平振器,所述第二平振器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由第一气缸驱动的供管滑座,所述供管滑座水平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供管滑座上设有竖向的滑腔;由第二气缸驱动的顶针,所述顶针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腔内并伸出所述供管滑座,所述顶针的外径与密封圈的内径相适配。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顶针的自由端设有与芯体内径相对应的圆锥面。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由第三气缸驱动的供芯滑座,所述供芯滑座水平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供芯滑座上设有竖向的滑槽;由第四气缸驱动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供芯滑座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套筒,所述夹持套筒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夹持套筒与第四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由第五气缸驱动的两个卡爪,所述两个卡爪相对设置,所述每个卡爪均铰接于所述夹持套筒的端部,所述第五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夹持套筒的另一端。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电控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全自动套管机还包括接料盘,所述接料盘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全自动套管机包括在电控装置控制下顺序动作的供管装置、第一机械手、供芯装置和第二机械手,气门芯的芯体和密封圈分别由供芯装置和供管装置逐个顺序输出,然后第一机械手穿套着密封圈到达指定位置,同时第二机械手夹持着气门芯的芯体也到达该位置,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同时动作,将密封圈套入芯体的外表面,循环作业,实现了气门芯的芯体与密封圈的装配完全自动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由于顶针的自由端设有与芯体内径相对应的圆锥面,使得顶针与芯体对正更加容易,动作更加流畅,避免了芯体与密封圈错位,导致密封圈没有套入芯体而出现次品,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I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机架,2、供管装置,21、第一振动盘,22、供管轨道,23、第一平振器,3、供芯装置,31、第二振动盘,32、供芯轨道,33、第二平振器,4、第一机械手,41、第一气缸,42、供管滑座,43、第二气缸,44、顶针,5、第二机械手,51、第三气缸,52、供芯滑座,53、第四气缸,54、夹持机构,541、第五气缸,542、夹持套筒,543、卡爪,6、接料盘,7、芯体,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密市同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高密市同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554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扳手坯的工装夹具
- 下一篇:飞轮装拆卸的辅助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