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步车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1046.8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5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迭戈·卡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地址: | 52841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步车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步车的骨架。
背景技术
助步车是一种供中老年人使用的休闲、运动器械,由照顾者在车后推动行走,相比较轮椅或电动车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的优点,因而颇受欢迎。由于社会的整体老龄化,使得老年人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因而,需要开发出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助步车产品,以供行动较为不便的老年人使用,并提供老人于行走时协助支撑。
一般的老人助步架的主要作用在于辅助老人行走时的稳定度,有别于拐杖,该老人助步车架主要系略成“ㄇ”字型,以使老人立于中间空间位置,以使其形成较稳定的支撑骨架,然由于此种形态的支撑骨架占据较大空间,并且不利于运送、收藏或放置,故而传统的老人助步车架系可利用收折装置将两侧骨架折收重叠,以利于运送或置放,传统的老人助步架如美国US5224731、US7052030号专利所述,其利用中间的板来控制两侧骨架的展开固定,然此种骨架于展开固定状态时,其稳定度不佳,容易发生骨架摇晃的问题,从而导致乘坐者在助步车上难以保持平衡。中国专利ZL200620060558.X对其进行改进,其横向收折部分呈X形配置,其上有乘坐板,具有体积小、便于运输的优点,但其不足之处在于,乘坐板位置不够稳定,容易发生弯曲从而导致乘坐不够舒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容易展开、收折的助步车骨架。
本发明所述的助步车骨架,具有一展开状态及一收折状态,其组件包括一左侧架,内侧设有一上枢接座与一下枢接座;一右侧架,内侧设有一上枢接座与一下枢接座;一收折杆组,枢接于该左侧架与该右侧架的上枢接座与下枢接座之间,系由一第一收折杆与一第二收折杆及一连动件枢接而成;一对座杆,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收折杆与第二收折杆的上端,可随该左侧架与右侧架横向地展开及靠拢;及一卡扣机构,设于该助步车骨架上,用以锁定及释放该收折杆组的枢转。
另外,所述的左侧架与右侧架分别设有一前轮组及一后轮组,于上端设一手推架;所述手推架包括一手把上管与一手把下管彼此套接而可伸缩调整其长度,且于该手把上管设有一握持部;所述上枢接座分别设置于各手推架的内侧而与该收折杆组的上端枢接,而各下枢接座分别与第一收折杆与该第二收折杆的下端枢接;所述的卡扣机构包括一卡钩,可枢转地装置于第一收折杆或第二收折杆;一定位部,系固定于该左侧架或右侧架的内侧,供卡钩与之勾扣锁定或释放;及一弹性元件,系施加偏压于该卡钩,使该卡钩保持勾扣于该定位部。
所述卡钩系延伸连接一拉环供操作者拉动,以使该卡钩枢转而脱离该定位部;其中该对座杆连接一座位,并于该助步车骨架处于展开固定状态时,可将重力传送至该收折杆组的上端,使横向地顶紧于手推架的内侧,使得该助步车骨架不易发生摇晃;其中该对座杆于该助步车骨架处于展开状态时,可横向地顶紧于该左侧架与右侧架的内侧,令该助步车骨架不易发生摇晃。
该对座杆还设置于一沟槽供连接一软质或可挠折的座位;其中该对座杆的下方系设一挂钩供悬挂一置物篮。
本发明所述的助步车骨架,其优点如下:
1. 采用收折杆组的方式用以支撑座位或收折,能够起到节省空间并利于放置的效果;
2. 采用卡钩定位的方式,可对支杆进行枢转并使左右两侧架锁定与展开和靠拢状态,增强其稳定性,避免发生骨架摇晃的问题;
3. 两座杆分别与收折杆组的上端固接,这样能利用中间座位产生的重力横向顶紧两侧支架,能使得骨架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骨架的展开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骨架的展开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左侧架与收折杆组、卡扣机构构件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右侧架及收折杆组构件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扣机构的定位部设置于连动件时的动作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扣机构的定位部设置于一侧架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骨架收折动作的后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骨架的收折状态的后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1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