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复合内钝化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67634.2 | 申请日: | 201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5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袁德成;张意远;俞栋梁;郭银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高森美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861 | 分类号: | H01L29/861;H01L23/28;H01L23/31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地址: | 2011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瞬态 电压 抑制 二极管 复合 钝化 结构 | ||
1.一种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复合内钝化层结构,包括有由中间层单晶硅本体、依附在中间层单晶硅本体的上掺杂层和下掺杂层组成的芯片体、台面、上电极金属层、下电极金属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由中间层单晶硅体与上掺杂层构成的上台面上依次层叠有多晶硅薄膜、氮化硅薄膜、玻璃钝化层组成的上复合内钝化层;所述上电极金属层位于芯片体上复合多层钝化区的中间,下电极金属层位于下掺杂层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复合内钝化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体的上掺杂层为P型硼结区,下掺杂层为衬底N型磷结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复合内钝化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体的上掺杂层为N型磷结区,下掺杂层为衬底P型硼结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复合内钝化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掺杂层均为P型硼结区,由中间层单晶硅体与下掺杂层构成的下台面与中间层单晶硅体与上掺杂层构成的上台面相对应,下台面同样依次层叠有多晶硅薄膜、氮化硅薄膜、玻璃钝化层组成的下复合内钝化层,下电极金属层位于芯片体下复合多层钝化区的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复合内钝化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掺杂层均为N型磷结区,由中间层单晶硅体与下掺杂层构成的下台面与中间层单晶硅体与上掺杂层构成的上台面相对应,下台面同样依次层叠有多晶硅薄膜、氮化硅薄膜、玻璃钝化层组成的下复合内钝化层,下电极金属层位于芯片体下复合多层钝化区的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高森美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高森美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676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多晶电池片
- 下一篇:一种便捷换灯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