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DC1500V架空接触网与回流轨的组合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2255.2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1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何治新;徐明杰;靳守杰;程强;韩瑶;黄德亮;余忠凉;张建根;赵海军;张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12 | 分类号: | B60M1/12;B60M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王玺建 |
地址: | 5100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c1500v 架空 接触 回流 组合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中为电力机车提供牵引动力的供电系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DC1500V架空接触网与回流轨的组合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牵引网是为电力机车提供牵引动力的供电系统,它由接触网和回流网组成,接触网为正极,回流网为负极,分别与牵引变电所连接。接触网按安装位置和接触导线的不同分为接触轨和架空接触网。目前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回流网大部分均利用走行轨作为回流轨。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不论采用DC1500V或DC750V电压制式,均通过架空接触网或接触轨(也称“三轨”)向车辆供电,并通过钢轨流回牵引变电所,形成供电回路。
当列车在两牵引所间运行时,钢轨的电位如图1所示,列车位置处为阳极区,钢轨电位为正;牵引所附近为阴极区,钢轨电位为负。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或隧道结构为零电位。所以高电位的钢轨电流通过钢轨与道床或隧道之间的泄漏电阻流向道床或隧道内的结构钢筋形成杂散电流。杂散电流的大小,就是图1中阴影区段从钢轨泄漏至地下电流密度的积分。
在这种供电制式下,虽要求钢轨作为回流轨与道床绝缘安装,但由于工程实施及运营条件,钢轨不可能完全绝缘于道床,导致牵引回流通过钢轨泄漏阻抗流出钢轨,泄漏形成杂散电流。杂散电流对钢轨、整体道床结构钢筋、隧道结构钢筋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金属设备都将产生腐蚀,影响城市轨道交通钢轨、隧道结构钢筋和金属设备的使用寿命,关系到隧道的综合使用寿命,后果非常严重。虽然在以往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制式中考虑在整体道床内设置杂散电流收集网来减少杂散电流对金属结构的腐蚀,但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措施只能减少杂散电流对金属腐蚀程度,不能够完全解决杂散电流的腐蚀影响,随着运营年代的增加,杂散电流泄漏量将逐步增大。同时牵引回流通过钢轨时在钢轨上产生电位差,通过车轮传导到车厢内,对旅客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需要在车站上设置钢轨电位限制装置,这种方案虽然能够解决钢轨电位对旅客的影响,但频繁的动作又将可能影响到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DC1500V架空接触网与回流轨的组合安装结构,利用回流轨与架空接触网相互结合的方式用以消除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杂散电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DC1500V架空接触网与回流轨的组合安装结构,包括回流轨、架空接触网和两列走行轨,所述走行轨的一侧安装有绝缘支架,所述回流轨夹持在绝缘支架的绝缘块内,并与架空接触网形成供电回路。
上述架空接触网利用机车受电弓的抬升力与其接触受流;所述回流轨的接触面为向上设置,与机车上的集电靴通过上部受流方式接触,形成供电回路。
上述架空接触网利用机车受电弓的抬升力与其接触受流;所述回流轨的接触面为向下设置,与机车上的集电靴通过下部受流方式接触,形成供电回路。
上述架空接触网利用机车受电弓的抬升力与其接触受流;所述回流轨的接触面朝向走行轨的一侧设置,与机车上的集电靴通过侧面受流方式接触,形成供电回路。
上述回流轨的上方设有防护罩。
上述架空接触网安装于地下隧道内,并通过支架架空悬挂在隧道的顶部。
上述架空接触网安装于地面轨道一侧,并通过支柱架空悬挂。
上述回流轨设置在车站站台或疏散平台的对面一侧。
本实用新型利用回流轨与架空接触网相互结合的方式,通过回流轨消除城市轨道交通中产生的杂散电流,不需再考虑防杂散电流的措施和设施。其最大的优点是保护了车站、隧道等结构钢筋和金属管线不被杂散电流腐蚀,提高了轨道交通中隧道、桥梁、管线等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列车在两牵引所之间运行时钢轨的电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架空接触网和回流轨在地下隧道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回流轨采用上部受流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架空接触网和回流轨在地下隧道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回流轨采用下部受流方式;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架空接触网和回流轨在地下隧道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回流轨采用侧面受流方式;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架空接触网和回流轨在地面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回流轨采用上部受流方式;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架空接触网和回流轨在地面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回流轨采用下部受流方式;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架空接触网和回流轨在地面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回流轨采用侧面受流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2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货车一体式双级踏板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电器分级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