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通噪声防治的生态型声屏障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2262.2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7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晨;张琼;徐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E01F8/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噪声 防治 生态型 屏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交通噪声防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噪声防治的生态型声屏障。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各地等级公路交通量的逐年增加,交通噪声影响沿线居民的问题日益突出,公路周边的声环境持续恶化。道路交通噪声成为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占到城市环境噪声的30%~50%。为了有效的降低噪声影响,声屏障成为治理交通噪声的一种无可替代的手段。
目前,按声屏障的壁体材料分类,主要有砌块型、板型、生物类型、轻型复合材料等。砌块型声屏障隔音性能好、施工方便、造价低,且具有高强度、耐火、防腐蚀等性能,但容易给驾驶员产生突兀感。板型声屏障部分材料耐久性、耐火性差,造价高,维护费用大。生物型声屏障是由绿色植物将声屏障构建掩蔽形成生物墙,易于周围环境相容,易得到当地民众和司机的认可,但一般占地面积大,声学性能不佳。轻型复合材料,隔音性能好,重量轻、安装方便,但造价较高。
按声屏障面层材料吸声性能大小分为反射型公路声屏障和吸声型公路声屏障。反射型声屏障主要靠密实材料的隔音作用来降噪。反射型声屏障缺点是自重较大,占空间较多,同时由于发射使公路上的声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吸声型声屏障的面层材料主要有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板状材料共振吸声结构、大空腔共振吸声结构及生物型声屏障。吸声型声屏障可提高噪声衰减量,改善公路上的声环境质量,但造价高,维护费用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占地少、降噪明显、便于维护且维护费用较低,能与周围环境有机的结合达到绿化目的生态型声屏障。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交通噪声防治的生态型声屏障,包括混凝土地基、混凝土吸声隔音砌块、混凝土植被种植砌块、混凝土立柱及混凝土顶盖,混凝土吸声隔音砌块位于混凝土植被种植砌块之上,且混凝土吸声隔音砌块与混凝土植被种植砌块相互叠加一并置于混凝土地基之上;混凝土立柱置于混凝土吸声隔音砌块与混凝土植被种植砌块叠加层两侧,用于固定支撑混凝土吸声隔音砌块与混凝土植被种植砌块;混凝土顶盖位于混凝土吸声隔音砌块与混凝土植被种植砌块叠加层之上,用于收集雨水并补给混凝土植被种植砌块内的植被。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点为:
所述的混凝土吸声隔音砌块为穿孔共振吸声结构与空腔共振吸声结构相结合的上下联通型结构,其中,空腔共振吸声结构位于穿孔共振吸声结构之上;所述的混凝土吸声隔音砌块面对道路的一面采用多孔混凝土作为表面,背对道路的一面采用密实混凝土和空腔作为表面。
所述的空腔共振吸声结构为内部密闭的硬表面容器,硬表面容器上开设有开口实现空腔共振吸声结构与大气连通。
所述的混凝土植被种植砌块包括植被种植腔体和隔音空气层,植被种植腔体腔体积大于或等于300*300*300立方毫米,在植被种植腔腔体后设置适当厚度的空气层,用于隔音和植被隔热;在植被种植腔腔体底部设置有四个用于存储水分的封闭小孔和一个用于渗透雨水的直通小孔;所述的植被种植腔体内部的植被为爬山虎。
所述的混凝土吸声隔音砌块和混凝土植被种植砌块的上、下底面和两侧面均含有用于消除堆砌过程中产生的缝隙的凸起和凹槽。混凝土吸声隔音砌块和混凝土植被种植砌块叠加层之间各空腔能够彼此连通
所述的混凝土顶盖顶盖由两块密实混凝土板接合而成,混凝土板之间通过啮合形式实现接合。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吸声型砌块与生物型声屏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态型声屏障的结构设计并选择爬山虎作为声屏障的绿化植被,达到绿化、增氧、减尘、减少交通噪声等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型声屏障的总体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声隔音砌块示意图。
其中图中:1、吸声隔音砌块;2、植被种植砌块;3、混凝土立柱;4、地基;5、混凝土顶盖;6、多孔混凝土共振吸声结构;7、空腔共振吸声结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声屏障可以有效减少公路交通噪声,在设计本生态声屏障前,应首先进行声屏障声学设计,主要包括降噪目标,声屏障的高度、声屏障长度、厚度、衰减量的确定以及声屏障的具体位置确定。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进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2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