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轴数控激光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7674.3 | 申请日: | 201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1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曾晓雁;杜敏;胡乾午;曹宇;蔡志祥;李重洋;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00 | 分类号: | B23K26/00;B23K26/42;B23K26/0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激光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激光加工装置。该装置可用于对不同型号的工件进行激光加工,包括焊接、切割和表面热处理等,尤其适用于大型工件的激光加工。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功率激光加工技术因其加工效率高、无机械接触、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一系列优点,在工业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激光加工装置的“刀具”为激光,其加工特性与激光束的输出方式、能量大小以及所采用的光学系统、聚焦方式等密切相关。当我们改变激光的输出功率、输出脉冲频率或占空比等参数时,或者改变激光加工头的结构(如切割头、焊接头等),激光加工工艺将会发生性质的变化,如从激光切割变为激光焊接或者激光表面强化处理等,而相应的机械结构、控制系统等几乎无需改动。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改变激光加工参数(包括工艺参数和加工头)的方法使某台单功能的激光加工设备变为多功能的激光加工装置,实现智能柔性加工。
目前的机器人激光加工装置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常规数控机床的激光加工设备(以下简称数控激光加工机床),它的通用性好,不仅能满足光纤传输的固体激光器激光加工的要求,而且满足依靠光学镜片的反射传输的CO2激光器的激光加工要求;另一种是基于多轴机器人的激光加工装置,它的柔性化程度高,与固体激光器的光纤输出相适应,能够满足各种复杂三维形状的激光加工要求,CO2激光器因其光束难以用光纤传输,因此很少使用机器人作为加工系统。
现有的数控激光加工机床按照所加工对象的性能要求,可以是二到五个自由度。一般为五个自由度,称为五轴联动激光加工装置,它包括三个平动轴和二个回转轴,可以加工大尺寸范围的复杂零件。但是在实际加工中却有其自身的技术难度:
1.编程复杂,难度大。因为五轴加工除了三个直线平动外,还有两个旋转运动参与,其合成的运动的空间轨迹相当复杂和抽象。为了加工出所需的空间自由曲面,往往需要多次坐标变换和复杂的空间集合运算,同时还要考虑各轴运动的协调性,避免干涉、冲撞,编程难度相当大。
2.对数控和伺服系统要求高。由于五轴加工要协调控制五个轴,数控系统必须要有五轴联动的控制功能;另外合成运动有回转运动的加入,增加了插补运算的工作量;回转运动的微小误差有可能放大,为了避免影响加工的精度,要求数控系统要有极高的运算速度。
激光机器人加工系统一般采用关节式机器人,适合几乎任何角度和轨迹的工作,可以自由编程,可控制的错误率,较高的生产效率。但是目前多数的机器人在应用时定点在某个固定位置,由于机器人自身工作空间的限制,在实际加工中其工作范围显得较为狭窄,对于大型工件,如大型模具、机车车身、船舶等大型复杂零件的加工无能为力。
中国发明专利文献“一种数控激光加工装置”(公告号为CN101690994,公开日为2010年04月07日)报道中,提出了一种多轴联动数控激光加工装置,该加工装置将激光加工数控机床和多轴关节机器人集合起来。激光加工数控机床采用了两种机床结构。一是采用移动式龙门结构,多轴关节机器人可以沿着龙门立柱横梁方向直线运动,同时立柱可以沿着直线导轨纵向移动,增加了两个自由度;二是采用固定龙门结构,多轴关节机器人可以沿着龙门立柱横梁方向直线运动,同时工作台滑鞍可以沿着工作台纵向运动,同样增加了两个自由度。该装置不但提高了激光加工装置的柔性和自动化控制能力,降低了数控编程的难度,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零件尺寸范围,特别可以满足大尺寸和超大尺寸零部件的数控激光加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轴数控激光加工装置,该装置简化了激光加工数控机床的结构,降低数控编程的难度,并更大程度地提高加工零件尺寸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轴数控激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基体,直线导轨,悬臂,多关节机器人,激光加工头,激光器,冷却机,控制器,工作台和伺服电机;
直线导轨安装在固定框架基体的横梁上,悬臂安装在直线导轨上,伺服电机安装在悬臂中部,伺服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悬臂在直线导轨上直线移动;多关节机器人倒挂安装在悬臂的末端,多关节机器人为三轴以上的工业机器人;多关节机器人的最后一个关节末端上安装有激光加工头;激光加工头通过光纤与激光器相连;激光加工头和激光器又通过冷却管分别与冷却机相连;工作台位于激光加工头的下方;控制器通过控制线分别与多关节机器人和悬臂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工作台的台面宽度为多关节机器人的最大工作直径,工作台的台面分布有等距的T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76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柜立柱框的焊接工装设备
- 下一篇:蜗轮数控加工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