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刀可转动冲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5712.X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2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爱玛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02 | 分类号: | B26F1/02;B26D7/26;C1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李赞坚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刀可 转动 冲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材料进行冲孔加工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冲刀可转动冲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冲孔装置,冲刀大多不能绕其轴线转动角度。例如,目前,在皮革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皮革的机械化冲孔都局限于圆形冲孔,即冲得的孔均为圆形。因为圆形没有方向性差异,冲刀无论怎样固定,冲得的孔都没有差异,所以对冲孔装置要求较低,冲刀无需转向,就能得到符合要求的孔。但对于非圆形的图形,比如V形、三角形、菱形、椭圆、方形等图形,为了保证冲得的孔的边处于合适的位置、朝向合适的方向,需要冲刀能够转动角度,以作适当调整,使得冲得的孔能够按设计要求处于合适的位置,并能按设计要求冲得多个不同角度、位置的孔。现有的冲孔装置,由于冲刀不能转动,无法满足这种要求,只能冲圆孔,因而,冲此种非圆形形状的孔时,均使用手工刀具,这就产生如下缺陷:
1、由于采用手工工具,冲孔速度慢,产量低,生产效率很低;
2、由于采用手工操作,冲孔的工作量大、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操作人员容易疲劳;
3、由于人工操作,难以规范化、标准化,因而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冲刀可转动冲孔装置,通过冲刀转动的控制,提高冲孔的生产效率及质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冲刀可转动冲孔装置,包括一基座及设置在基座上的冲孔单元,所述冲孔单元中设有冲刀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转动联动单元及转动动力装置,所述转动动力装置驱动所述转动联动单元转动,所述转动联动单元与所述冲刀组件连接并带动所述冲刀组件绕其自身轴线转动。
优选地,所述冲孔单元还包括导杆组件,所述导杆组件设有冲孔联杆,所述冲孔联杆与所述冲刀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动力装置为电机。
优选地,所述转动联动单元包括:
第一转轮组,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第二转轮组,通过第一轴承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并在所述第一转轮组的带动下转动;其上沿轴向开设有内孔,所述冲孔联杆设置在所述内孔中;
导向轴,固定在所述冲孔联杆上,其上设有第二轴承,将所述第二同步轮组件的转矩传递至所述冲孔联杆。
优选地,所述转动联动单元还包括一联接套,所述联接套固定在所述第二同步轮上沿轴线开设的内孔中并套设在所述冲孔联杆外围,所述联接套的侧壁开设一槽,所述槽的纵向长度大于第二轴承的外径与行程,所述第二轴承端部伸入所述槽中,将所述冲孔联杆与所述联接套连接。
优选地,所述冲孔单元还包括冲孔驱动转置,所述导杆组件与所述冲孔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转向控制用的深沟球轴承和承受轴向力的推力球轴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优选地,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地,所述冲孔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油缸。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轮组与所述第二转轮组均为同步轮,所述第一转轮组与所述第二转轮组之间设有同步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转动联动单元及转动动力装置,通过转动联动单元将转动动力装置的动力传递至冲刀,从而使冲刀转动、定位至所需角度位置,从而实现对冲刀旋转的控制及旋转角度的控制,实现冲孔多方向化,冲孔精度高、劳动强度小、同时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冲刀可转动冲孔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1——基座; 2——转动联动单元;
21——第一转轮组; 22——第二转轮组;
23——伺服电机座; 24——伺服电机;
25——联接套; 25a——槽;
26——导向轴; 27——深沟球轴承;
3——冲孔单元; 31——导杆组件;
311——冲孔联杆; 312——联杆轴;
313——深沟球轴承; 314——推力球轴承;
32——冲刀组件; 32——集料组件;
34——升降组件; 35——冲孔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为,设置一转动联动单元及转动动力装置,通过转动联动单元将转动动力装置的动力传递至冲刀组件,从而转动、定位冲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爱玛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爱玛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57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物小球成型装置
- 下一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