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囊型活络模硫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06782.0 | 申请日: | 201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2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蔡烜;游永;王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市亚轮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活络 硫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翻新硫化作业的胶囊型活络模硫化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轮胎行业是与汽车工业密切相关的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国内外现有汽车的保有量每年都在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长,所以轮胎行业是个永远不会落幕的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轮胎翻新利用则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知道,一条轮胎全部使用价值必须是通过数次翻新再利用来实现的。所谓轮胎翻新,就是当轮胎的花纹磨平或接近磨平失去使用性能后,经过翻新加工,使之重新具有使用价值。正常情况下,一条轮胎可翻新三次以上,反之,如果一条轮胎不能进行翻新再利用,就等于把它70%的价值白白浪费掉,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国内的翻胎厂普遍采用水胎来翻胎,劳动强度大。随着国内轮胎行业全钢化的快速发展,这些厂家采用胶囊来翻新硫化轮胎的改造已是大势所趋,现有的传统水胎硫化改造项目会催生一定量的胶囊型活络模的需求。因此,如何尽快研制一种年满足此工艺翻新硫化轮胎的机械设备,就成了轮胎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利于轮胎翻新作业的胶囊型活络模硫化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胶囊型活络模硫化机,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的锁模机构以及设置在锁模机构内的模体机构,在机座上设置有伸入模体机构内的中心机构,所述中心机构包括环形胶囊以及可在模体机构内上下运动的伸缩组件,所述环形胶囊的内圈具有环形开口,环形开口的上牙口与下牙口均卡套在伸缩组件的外圆周上,在伸缩组件上设置有进排内压通道,所述进排内压通道处连接有延伸至机外的进排内压管道。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从上至下顺序布置的胶囊上夹持盘甲、胶囊上夹持盘乙、胶囊下夹持盘甲、胶囊下夹持盘乙、中间油缸、侧油缸与囊筒,胶囊上夹持盘甲与胶囊上夹持盘乙固定连接并夹紧环形胶囊的上牙口,胶囊下夹持盘甲与胶囊下夹持盘乙固定连接并夹紧环形胶囊的下牙口,中间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端穿过胶囊下夹持盘甲、胶囊下夹持盘乙与胶囊上夹持盘乙固定连接,胶囊下夹持盘甲固定连接在侧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端,胶囊 下夹持盘甲与胶囊上夹持盘乙活动插接配合,进排内压通道设置在胶囊下夹持盘甲侧面,进排内压管道设置在胶囊下夹持盘甲下方,所述囊筒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模体机构上,中间油缸、侧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端位于囊筒内,胶囊上夹持盘甲、胶囊上夹持盘乙、胶囊下夹持盘甲与胶囊下夹持盘乙的外径小于囊筒的内径。
进一步的是,在胶囊下夹持盘甲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胶囊下夹持盘甲的外周插接配合在胶囊上夹持盘乙的内周,中间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端与胶囊下夹持盘甲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体机构包括从上至下顺序布置的上模体、上侧环形内模、下侧环形内模与下模体,下模体的下部卡套于机座的上表面,上侧环形内模固定设置在上模体下表面,上侧环形内模与下侧环形内模外周配合有多块花纹板,花纹板固定连接在锁模机构上,所述囊筒的外壁固定连接在下模体上;在上模体上固定连接有上臂,机座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上臂与支架铰接,支架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油缸,支撑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端铰接在上臂上。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模机构包括锁环、楔块、卡板、扇形活络块、弯连板、锁模油缸与导向滑座,花纹板固定连接在扇形活络块内壁且每块花纹板对应连接有一块扇形活络块,扇形活络块滑动配合在导向滑座上且每块扇形活络块对应配合有一个导向滑座,卡板固定连接在扇形活络块上且卡板的外壁呈斜面,楔块固定连接在锁环上且楔块的内侧与卡板的外壁斜面配合,弯连板的一端铰接在锁环上,另一端铰接在扇形活络块上,在机座上表面设置有支撑轴,锁模油缸的后缸盖铰接在支撑轴上,活塞杆铰接于锁环的外壁,锁环的下表面滚动配合在机座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是,在机座上设置有轮胎吊运机械手,所述轮胎吊运机械手包括轴承座、吊运支架、吊臂、抓胎器与吊运油缸,轴承座固定设置在机座上表面,吊运支架的下端配合在轴承座上,上端与吊臂的一端铰接,吊臂的另一端连接抓胎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机构,可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环形胶囊传热效果好,可节约能源;同时,中心机构的设置,还可以提高硫化内压,使翻新出来的轮胎胎面橡胶密度高,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大大提高了行使里程;另外,模体机构采用活络模型式更利于花纹脱模,使整体外观质量更好,尤其适合在轮胎翻新硫化作业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市亚轮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乐山市亚轮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6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