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用起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08691.0 | 申请日: | 201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7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梁妮娜;董来福;王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7/00;B66C11/00;B66C1/10;B66C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起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起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机车用起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钢轨打磨机车在高速重载铁路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车情况下,钢轨打磨机车从配属地点出发,根据打磨计划,沿规定路线对铁道线路进行打磨作业。约一年左右的时间回配属地一次,以进行修理和维护。为了满足钢轨打磨机车长期外出作业的需要,钢轨打磨机车上通常设有材料间,在材料间储备一定的油料、砂轮以及各种配件和修理工具等。这些装满油料的油桶、砂轮以及各种配件和修理工具通常重量非常大,现有技术中一般是依靠操作人员或者使用简单的滑轮机械辅助将上述材料搬进或搬出材料间。搬运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劳动量大、劳动强度高,搬运的效率低下而且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车用起重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车上没有专门的起重装置的问题,实现了在机车上完全依靠机械进行重物搬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车用起重装置,包括:横梁、移动车、吊梁、电葫芦和电器控制模块;
所述横梁为平行设置的两根,每根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车车厢的两侧内壁上;
所述移动车滑设在所述两根横梁上;
所述吊梁水平设置,且旋转连接在所述移动车的下方;
所述电葫芦滑设在所述吊梁上;
所述电器控制模块与所述移动车和所述电葫芦电性连接。
如上所述的机车用起重装置,所述横梁的两端通过螺钉、螺栓或焊接材料固定在所述机车车厢的两侧内壁上。
如上所述的机车用起重装置,所述机车车厢的两侧内壁上设有安装座,所述横梁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如上所述的机车用起重装置,所述横梁为工字梁结构。
如上所述的机车用起重装置,所述移动车包括:车体,动力轴,从动轴和驱动系统;
所述动力轴和所述从动轴彼此平行设置,且均横向穿过所述车体;
所述动力轴和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车轮,所述车轮滑设在所述横梁上;
所述驱动系统与所述动力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动力轴转动,以实现所述车体的移动。
如上所述的机车用起重装置,所述吊梁通过固定在所述移动车上的中心轴旋转连接在所述移动车的下方。
如上所述的机车用起重装置,所述吊梁还包括:导轮及用于支撑所述导轮旋转的支架;
所述支架与所述吊梁主体固定连接;
所述导轮与所述移动车的底面相接触。
如上所述的机车用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控制模块包括:移动车控制单元和电葫芦控制单元;
所述移动车控制单元与所述移动车电性连接;
所述电葫芦控制单元与所述电葫芦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用起重装置,通过采用自动化设备实现重物的吊装,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量、降低其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起重装置各个部件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因此方便安装、检修和维护;起重装置有效地利用了机车车厢的空间,结构紧凑、功能齐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机车用起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车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吊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机车用起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机车用起重装置包括:横梁1、移动车2、吊梁3、电葫芦4和电器控制模块5。该机车用起重装置可以应用在各种类型的机车上,本实施例以钢轨打磨机车的材料间安装此起重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08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电箱变集控装置
- 下一篇:矿热炉节能在线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