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减震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28649.5 | 申请日: | 201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5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佳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最重要的性能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车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现有的减震器包括上端敞开、下端中部具有通孔的减震壳体,减震壳体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端盖,以及一端位于减震壳体内、另一端穿过减震壳体下端中部的通孔伸到减震壳体外的减震杆体,以及设置在上端盖与减震壳体内的减震杆体端部之间的减震弹簧,这样的结构在减震器减震时,所有的减震功能只通过设置在上端盖与减震壳体内的减震杆体端部之间的减震弹簧来实现,其减震弹簧总是承载着第一时间的压力、受到冲击力较大、缩短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减震器,其具有缓冲结构,能够避免减震弹簧承载第一时间的压力,降低对震弹簧承的冲击力,从而延长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车用减震器,包括上端敞开、下端中部具有通孔的减震壳体,减震壳体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端盖,以及一端位于减震壳体内、另一端穿过减震壳体下端中部的通孔伸到减震壳体外的减震杆体,以及设置在上端盖与减震壳体内的减震杆体端部之间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杆体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筒体,还包括缓冲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减震杆体内第二减震杆体,以及设置在第二减震杆体与减震杆体封闭端内壁之间的第二减震弹簧。
所述减震杆体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有下端盖,下端盖中部开设有让位孔,所述第二减震杆体从让位孔中穿过。
位于减震杆体内的第二减震杆体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盘,限位盘的直径大于让位孔的直径。
采用上述方案,在原有的减震结构中添加缓冲结构,该缓冲结构包括设置在减震杆体内第二减震杆体,以及设置在第二减震杆体与减震杆体封闭端内壁之间的第二减震弹簧。这样在减震器实现减震功能时,车体的压力以及冲击力通过第二减震杆体传递给第二减震弹簧,再通过第二减震弹簧传递给减震杆体,最后传递给减震弹簧实现减震器的减震功能,这样的结构能够避免减震弹簧承载第一时间的压力,降低对震弹簧承的冲击力,从而延长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减震壳体,2为上端盖,3为减震杆体,4为减震弹簧,5为限位盘,6为第二减震杆体,7为第二减震弹簧,8为下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车用减震器,包括上端敞开、下端中部具有通孔的减震壳体1,减震壳体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端盖2,以及一端位于减震壳体内、另一端穿过减震壳体下端中部的通孔伸到减震壳体外的减震杆体3,以及设置在上端盖2与减震壳体内的减震杆体端部之间的减震弹簧4,减震杆体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筒体,还包括缓冲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减震杆体内第二减震杆体6,以及设置在第二减震杆体6与减震杆体封闭端内壁之间的第二减震弹簧7。减震杆体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有下端盖8,下端盖8中部开设有让位孔,第二减震杆体6从让位孔中穿过。位于减震杆体内的第二减震杆体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盘5,限位盘5的直径大于让位孔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佳,未经王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286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贯通式驱动桥带惰轮的齿轮传动装置
- 下一篇:离合器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