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风力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49114.6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1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新;肖建平;廖鸣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尤其是一种车用风力发电装置。属于发电风力发电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拥有量不断增加。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通过燃料油的燃烧带动汽车的发动机运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电能,产生的电能一部分用于对车内用电设备供电,剩余部分向蓄电池充电。在汽车停下来时,蓄电池再向车内的设备供电。现代汽车各样便利设备和娱乐设备的使用,对汽车原有的发电系统是个挑战。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喜欢在车内休息、听歌等,且人们对汽车内电子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种类也越来越多。因此只靠汽车发电机运转时为汽车蓄电池充电已难以满足车内用电系统负载的要求。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资源,利用风能发电并将其利用在汽车上是一种很好的减少燃料消耗,保证用电的方法。有种车用风力发电装置是将风轮放在车尾,利用车尾的风阻推动风轮转动进行发电,这种方式比较脏,较易损坏。我们的实用新型车用风力发电装置安装在车顶避免了不必要的磨损。有的车用风力发电装置将迎风口设在车的两侧,对车的使用造成了不便,且此种方式风力较小,发电量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发电效率较高,且不会对汽车的使用产生不便影响的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车用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汽车,其结构特点是:在所述汽车上设有车用蓄电池、整流器、导线、叶轮室和发电机;所述叶轮室和发电机固定安装在汽车的顶部,叶轮室包括桨叶机构和进风外壳,桨叶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发电机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电机的电压输出端与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车用蓄电池的输入端相连;桨叶机构位于进风外壳内,桨叶机构的桨叶正对位于进风外壳的进风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车用蓄电池内设置有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发电机垂直安装在汽车的顶部上,所述桨叶机构与汽车的顶部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进风外壳前端为叶轮室宽度的一半,进风外壳的后端及左右两端为中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桨叶机构设有三片桨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顶部的风力可以完全进入进风外壳,且进风外壳后部为空,不会造成大的风阻,消耗汽车的功率。
2、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外壳的前端只有叶轮室的一半宽度,这使得只有一片桨叶会受力,避免了两片桨叶同时受到风力使力矩相消。
3、本实用新型不仅不会对汽车的使用产生不便的影响,而且坚固耐用,不容易遭到外力的损害,进风外壳前端采用流线型设计,尽可能地减少了汽车行进中的风阻,能更好地利用汽车行驶中的风能。
4、本实用新型在汽车停泊时,车用蓄电池可以通过逆变器对车内设备进行供电,大大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用蓄电池,2-整流器,3-导线,4-叶轮室,5-发电机,6-桨叶机构,7-进风外壳,8-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图1、图2和图3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包括汽车8,在所述汽车8上设有车用蓄电池1、整流器2、导线3、叶轮室4和发电机5;所述叶轮室4和发电机5固定安装在汽车8的顶部,叶轮室4包括桨叶机构6和进风外壳7,桨叶机构6的动力输出轴与发电机5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电机5的电压输出端与整流器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3与车用蓄电池1的输入端相连;桨叶机构6位于进风外壳7内,桨叶机构6的桨叶正对位于进风外壳7的进风口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用蓄电池1内设置有逆变器;所述发电机5垂直安装在汽车8的顶部上,所述桨叶机构6与汽车8的顶部平行;所述进风外壳7前端为叶轮室4宽度的一半,进风外壳7的后端及左右两端都为空;所述桨叶机构6设有三片桨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设计院,未经广州市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9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伸缩公交车拉手
- 下一篇:受流器的回退机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