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8066.5 | 申请日: | 2010-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5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卿;由毅;李慧军;胡景彦;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特别是一种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进气歧管作为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决定了初始进气流量系数和各缸的进气均匀性,因此对发动机的充气系数和各缸工作性能的差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结构基本都是进气总管连接着稳压腔的一端,各支管直接与稳压腔相连。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599116U)公开的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总管、联接在进气总管一端的稳压腔、联接在稳压腔上并排布置的若干个分气支管,进气总管、稳压腔和分气支管的内腔相通,各分期支管的输气长度相等,进气总管设置在稳压腔的中间位置。发动机进气歧管将来自进气总管的气体输送到各气缸所对应的进气道。
进气歧管内气体流动损失的主要区域出现在各支管与稳压腔的连接处,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防止进气歧管与发动机其余零部件的干涉,必须减小支管与稳压腔的连接角度,随着连接角度的减小,气流从稳压腔流入支管时的路径弯曲幅度增大,从而使进气歧管内气体的流动损失显著上升,气体从稳压腔流入支管内时,甚至会产生速度漩涡,极大的降低了进气歧管的流通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气体流通性好,进气阻力小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上具有进气总管、稳压腔和若干个支管,所述的进气总管和支管分别与稳压腔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压腔内设有对气体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
由于进气歧管的支管与稳压腔连接时角度较小,气流由稳压腔进入支管内的角度弯折较大,影响气体的流通性,造成气流动力损失,不利于顺利进气,通过在稳压腔内设置导向机构,使得稳压腔内的气体能由导向机构顺畅的流入支管内,减小气流阻力,增强气体的流通性。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中,所述导向机构为若干个与支管一一对应的导向管,所述各导向管的一端与对应支管的入口联接,另一端朝向稳压腔的中部。
该导向管的一端与支管对接,气流由导向管的另一端进入,经过导向管的导流后进入支管内,由于导向管位于稳压腔的中部,稳压腔内的气体可由四周各个角度进入导向管,进气角度较大,因而气体能顺畅的流入导向管。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中,所述的导向管呈弧形弯曲,所述的导向管朝向稳压腔一端的轴线方向与进气方向呈钝角。弧形导向管的导向效果好,气流的流动方向与进气方向呈钝角,使得气流的弯折角度较小,保证了气体的流通性。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中,所述的导向管与支管入口联接一端的直径小于另一端的直径。为进一步增强气体的流动性,在稳压腔内导向管能合理布置的前提下,可将导向管设置成漏斗状,在气流通道逐渐减小的情况下可增大气体的流速。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中,所述的本体由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焊接而成,所述的支管位于第一分体内,所述的导向管位于第二分体内。为方便支管的加工与安装,将本体设置成分体式,可分别加工出支管与导向管,将两者焊接在一起,使支管与导向管对接,并保证其密封性。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中,所述的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塑料材料制成的进气歧管具有质量轻,气道光滑,加工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中,所述的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采用摩擦焊接的方式联接在一起。摩擦焊接是把要对接的两个热塑性塑料制品的待接表面相互接触旋转,而使其相继发生摩擦生热,接合面受热熔化,以致在压力下结为整体的一种焊接法,摩擦焊接速度快,对人体无害,且焊接强度大。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中,所述的支管数量为四个,与其对应的导向管的数量也为四个。根据不同的数量不同排列方式的气缸,支管数量不同,但各支管的总长度应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在稳压腔内设置对进入各支管气体进行导向的导向管,使得气流从稳压腔进入支管内更为通畅,增加了气体的流动性,保证缸内进气充分,有助于汽油在发动机缸内充分燃烧;且进气歧管本体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具有质轻、流通性强、节约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本体;11、第一分体;12、第二分体;2、进气总管;3、稳压腔;4、支管;5、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80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盥洗室排水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湿度低浓度烟气污染物光学测量探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