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空气衡悬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1662.9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1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华坤 |
主分类号: | B60G21/04 | 分类号: | B60G21/04;B60G15/08;B60G1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翟国明 |
地址: |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悬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加强型重型车的后空气衡悬架。
背景技术
已知现在的空气悬架运用中,导向臂只能起到导向作用,横向推力杆支架、减振器支架单独设计;横向推力杆长度固定,通用性不够,安装不便,托臂梁为拼接或焊接,工艺、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减振器支架、稳定杆支架分开不知,零件数量增加,零件数量增加也就意味着加工成本的增加、可靠性的降低,而零件的布置还受到空间位置的影响。因此现有类型空气悬架的存在结构复杂、零件繁多、都对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很好的衰减因冲击引起的车身的自由振动,并抑制在共振频率附近车身强迫振动的幅值、提高乘坐舒适性的后空气悬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后空气衡悬架包括:
一种后空气悬架,为四气囊四减震器结构,包括:车架,纵向推力杆支架,空气弹簧,气囊上支架,减振器上支架,减振器,驱动桥,稳定杆吊杆,稳定杆上支架,横向稳定杆,拖臂梁下盖板,拖臂梁,气囊底座,纵向推力杆, V型推力杆后支架,高度调节阀,推力杆,横梁,推力杆支架。其特征在于:空气弹簧的下支撑架为一种用板簧材料热处理成型的拖臂梁,所述拖臂梁用两片板簧材料竖直叠加,其间用螺栓固定一拖臂梁支架,拖臂梁支架上端连接减震器,下端连接横向稳定杆。
进一步,所述纵向推力杆支架整体呈三角型,其上端部折弯焊接车架后端,纵向推力杆支架下端部折弯焊接纵向推力杆。
进一步,所述横向稳定杆另一端通过稳定杆吊杆和稳定杆上支架与车架连接;横向稳定杆呈能够避开拖臂梁和车轮干涉的弧形。
拖臂梁主体用板簧材料热处理成型,中间固定拖臂梁支架和两端分别固定气囊底座,具有易于实现、结构简洁、多功能集于一体、承受交变应力能力突出的特点。经过热处理成型后的板簧拖臂梁有效的避开了气室和车轮跟空气弹簧的干涉。一个拖臂梁支架代替了同侧的两个减震器支架和一个横向稳定杆支架并承受气囊的重力使得精减零件、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的目的得以实现。
纵向推力杆支架整体呈三角型替代以前的矩型可以减少用料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空气悬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车架,2、纵向推力杆支架,3、空气弹簧,4、气囊上支架,5、减振器上支架,6、减振器,7、驱动桥,8、稳定杆吊杆,9、稳定杆上支架,lO、横向稳定杆,1 l、拖臂梁支架,12、拖臂梁下盖板,l3、拖臂梁,l4、气囊底座,l5、纵向推力杆,16、V型推力杆后支架,l7、高度调节阀, 18、V型推力杆,19、横梁,20、V型推力杆前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空气悬架的空气弹簧3下支撑架为一种用板簧材料热处理成型的拖臂梁13,所述拖臂梁13用两片板簧材料竖直叠加,其间用螺栓固定一拖臂梁支架11,拖臂梁l3两端气囊底座l4上分别连接空气弹簧3,拖臂梁支架ll 上端连接两减振器6下端,下端连接横向稳定杆lO,横向稳定杆10两端部分呈能够避开拖臂梁13和车轮干涉的弧形;减振器6上端与车架上减振器上支架5连接,空气弹簧3上面与车架1上气囊上支架4连接。驱动桥7上方通过V型推力杆l 8把驱动桥7和车架1 连接起来,V型推力杆l 8开口端分别布置在左右车架1内侧,合口端布置在驱动桥7的正上方,纵向推力杆l5一端与车架上纵向推力杆支架2连接,一端与驱动桥7下方拖臂梁下盖板l2连接,其整体与车架l下方纵向推力l5杆形成平行四边行结构,其中所述纵向推力杆支架2整体呈三角型,主体结构为槽型结构折弯件焊接而成,推力杆支架2上端部折弯焊接车架1后端,纵向推力杆支架2下端部折弯焊接纵向推力杆15。左右车架l内侧固定各布置一个高度调节阀17,其调节杆与驱动桥7连接;通过高度调节阀l7感应悬架高度的变化,控制空气弹簧3的充、放气,改变气囊刚度,达到调节悬架高度、保持良好行驶平顺性、隔振、防止悬架噪音、减小对路面的冲击的效果。因此,本是实用新型设计理念新,操纵稳定性、平顺性优越,结构简洁,加工方法简单,制造成本低,空问利用合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华坤,未经王华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16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