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自动调节降速的起重器液压部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3121.X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2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顾保良;陈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4 | 分类号: | F15B11/04;B66F3/43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调节 起重器 液压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器用液压部件,具体来说是一种顶升重物后要在该负载物的高压下以手动操作油路释放阀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实施自动控制起重器顶头下降速度的起重器之液压部件。
背景技术
液压起重装备,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顶升汽车、一般重物及特殊楼房基础的水平矫正等方面作用尤为特出,然而传统的液压起重器多从强度、载重量考虑,只求顶得起,放得下,额载下使用后不产生永久变形等等,而长期忽略对重载下起重器下降速度的可控制。一般来说,非该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起重器使用者往往在释放回油阀杆时,旋松螺纹的速度很难控制,要么旋不开,要么就是一旋松回油阀杆,液压系统中的高压油即迅速地回入储油腔,造成顶升物的巨大震动甚至使起重器的本体受到严重损伤而失效。如何解决这样的困惑,中国专利ZL200420078326.8公开了一种带有液压缓释装置的液压部件,它将释放油路设置成回油阀杆前后段,分别密封,具体结构是在油缸座上设有回油阀杆、密封件、在回油阀杆上设泄油槽和阻尼孔等,以使回油阀杆被释放时,能有级地控制千斤顶起重器的下降速度。笔者就此专利方案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发现该方案实施难度较高,尤其是它的结构工艺性较差,又,它的结构并不能实现无级地调节回油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对比技术方案的不足,提出一种在以一般人员操作液压起重器中能容易地旋松回油阀,并能据载荷大小实时地自动控制回油流量的安全释放结构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使该工具型产品的可操作性得到提高并保证使用的平稳和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自动调节降速的起重器液压部件,包括油缸座、泵体部件、油缸部件、活塞杆部件、顶帽部件、外套部件、吸油油路系统、压油油路系统及高压油释放回路系统,其特征为:在高压油释放回路系统中,设置了分别连通储油腔和导流槽的通槽油路,在通槽油路与直通油缸工作油腔的高压油路之间设有自动限流器和回油阀杆组件,在限流器固定座上设有O形密封圈,在定位套上开设有节流口,定位套内容纳压簧,活塞外圆与定位套内孔形成轴孔间隙配合的移动副,并在此移动副内设有密封环,在活塞的中心处开设有阻尼孔,定位套与限流器固定座之间以螺纹副三和密封件实施固联密封,活塞左端面被限流器固定座的内端面定位,在回油阀体内设置有单向阀钢球,并在其实体上开设了与导流槽沟通的回油油路;回油单向阀钢球左端油路与自动限流器之定位套外围的环形通流腔连通,回油阀体左端段外圆与环形通流腔之间设有径向密封圈,释放阀杆与回油阀体采用螺纹副二联接,释放阀杆的左端面设有回油单向阀钢球,回油阀体与油缸座之间设有螺纹副一及角密封,而在螺纹副二之右端段设置了由释放阀杆与回油阀体组成的带有低压密封的移动转动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传统单向阀座内部重新设置了成套的液控式回流节流装置,使操纵回油阀杆不再需要掌握较强的技术本领即能确保释放起重负载物及设备本身的安全性,大大减少回油释放中的风险。
附图说明
实施例的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相对图1的“D-D”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相对图1的局部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相对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图1上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图3上的“C-C”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图2上比例为2∶1的局部放大图I。
附图各标号所示零部件名称如下:
1油缸座,2泵体部件,3泵芯,4压缩弹簧,5油缸部件,6外套部件,7储油腔,8顶帽部件,9泵体油腔,10回油阀杆组件,11单向阀钢球,12回油油路,13螺纹副一,14螺纹副二,15移动转动副,16释放阀杆,17径向密封圈,18角密封,19导流槽,20通槽油路,21自动限流器,22O形密封圈,23油缸工作油腔,24高压油路,25限流进油口,26,定位套,27限流器固定座,28螺纹副三,29密封件,30阻尼孔,31活塞,32密封环,33压簧,34节流口,35环形通流腔,36吸油油路一,37吸油油路二,38吸油单向阀钢球,39调压油路,40调压阀钢球,41弹簧座,42调压弹簧,43调压螺钉组件,44螺纹副四,45限压泄油腔,46压油单向阀钢球,47压油油路一,48压油油路二,49压油油路三,50活塞杆部件,51回油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将有助于对本案技术内容和效果的理解,但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31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器气缸
- 下一篇:一种高温除尘灰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