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镀铜工艺中剥挂架废液的资源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89251.2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0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科;顾敏;郭菊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华 |
地址: | 215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铜 工艺 挂架 废液 资源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铜工艺中剥挂架废液的资源回收装置,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产业及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印制线路板(PCB)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印制线路板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不同性质的化工原料和化学药水,产生不同类型的废液,主要包括酸性和碱性蚀刻废液、退锡废液、电镀废液、化镀废液、剥挂架硝酸废液、微蚀废液等。国内PCB企业一般仅对回收价值较高的酸性及碱性蚀刻液进行处置回收,而且回收技术已经稳定,能进行产业化生产,而对其它废液的回收处理技术还在不断摸索和更新中,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很少。
镀铜是印刷线路板制造的基础技术之一,镀铜用于全板电镀和图形电镀,其中全板镀铜是紧跟在化学镀铜之后进行,是通过电镀将铜加厚到一定程度,防止化学铜氧化后被酸侵蚀掉;而图形电镀是在图形转移之后进行的,是将孔铜和线路铜加厚到一定的厚度,以满足各线路额定的电流负载。线路板电镀铜工艺中,需将线路板用挂钩吊起后进行镀铜,而挂钩的下缘部分由于必须伸到电镀液中,因此也被镀上了金属铜。为保持挂钩的勾缝一致,镀铜完成后,挂架必须以45%的浓硝酸洗去挂架表面的金属铜,因此产生了剥挂架废液。剥挂假废液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铜,其中铜含量为4.5~9.5%,具有较高的回收再利用价值。而目前对这部分废液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将其混入其他酸、碱蚀刻废液进行回收处理,或是单独进行中和沉淀反应生产含铜污泥。这些处理方法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且处理成本较高。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和环保技术方法的逐步更新,需要对剥挂架产生的硝酸铜废液进行有效的回收再利用,生产有用的化工产品,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使资源得到了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镀铜工艺中剥挂架废液的资源回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镀铜工艺中剥挂架废液的资源回收装置,
所述回收装置主要由不合格废液槽、合格废液槽、去硫酸根反应釜、粗浓反应釜、第一冷凝装置、第二冷凝装置、精浓反应釜、去硫酸根槽、粗浓后槽、合格待浓槽、硝酸槽、冷却锅、离心机、第一板框压滤器以及第二板框压滤器组成;所述去硫酸根反应釜、粗浓反应釜和精浓反应釜的内壁上均衬有搪玻璃层;所述去硫酸根反应釜、粗浓反应釜和精浓反应釜外均套设有不锈钢夹套,所述不锈钢夹套上开设有蒸汽入口、进水口和排水口,以交替利用蒸汽对釜内进行间接加热,利用自来水对釜内进行间接冷却;所述去硫酸根反应釜、粗浓反应釜和精浓反应釜内均设有搅拌器;所述粗浓反应釜和精浓反应釜分别外接有一真空装置以使釜内达到负压状态;
所述不合格废液槽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去硫酸根反应釜的顶部进料口连接,所述去硫酸根反应釜的底部出料口通过管路与第一板框压滤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板框压滤器的滤液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去硫酸根槽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去硫酸根槽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合格废液槽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合格废液槽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粗浓反应釜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粗浓反应釜的硝酸蒸汽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凝装置的进汽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凝装置的冷凝液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硝酸槽的进口连接,所述粗浓反应釜的浓缩液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板框压滤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粗浓后槽的进料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板框压滤器的滤液出口连接;
所述粗浓后槽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板框压滤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板框压滤器的滤液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合格待浓槽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合格待浓槽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精浓反应釜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精浓反应釜的浓缩液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锅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精浓反应釜的硝酸蒸汽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凝装置的进汽口连接,所述第二冷凝装置的冷凝液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硝酸槽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却锅的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离心机的进料口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离心机的母液排出口通过管路连接一母液地池,该母液地池通过管路接入所述合格废液槽。
2、上述方案中,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一尾气吸收装置;所述去硫酸根反应釜、粗浓反应釜、精浓反应釜、去硫酸根槽、粗浓后槽、合格待浓槽、硝酸槽、第一板框压滤器、第二板框压滤器、冷却锅、离心机、第一冷凝装置、第二冷凝装置和真空装置分别设有尾气排出口,所述尾气排出口通过管路接入所述尾气吸收装置。
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冷凝装置和第二冷凝装置结构相同,均由列管冷凝器、盘管冷凝器、真空接收槽依次串联连接构成,所述列管冷凝器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粗浓反应釜和精浓反应釜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市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89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蘑菇加工生产设备
- 下一篇:端面密封式支重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