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子空调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0303.8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1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明;罗维;杨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明;罗维;杨玉忠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F25B2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20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子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电子空调,属于汽车电子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内都安装有空调,使得汽车的驾驶和乘座更舒适,特别是在夏天和冬天,空调就显得更加必要,目前汽车空调一般都还是采用压缩机制冷技术,由于压缩机制冷使用氟利昂或其它制冷剂,不利于环保,同时汽车空调使用时也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曾经出现过汽车停止时有人使用空调,发生死亡的事故。另外使用压缩机制冷,耗能较多,影响汽车的运载能力,也耗油,所以有些司机为了节省能源也不愿意使用压缩机空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装方便、运行时不会产生有害气体、使用安全环保、而且耗能低、能大大减轻汽车使用空调时的负荷的汽车电子空调,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电子空调,包括安装在现有汽车两个串联连接的散热油箱之间的蓄冷器,蓄冷器与散热油箱之间设有半导体制冷芯片;半导体制冷芯片与温控器电气连接。
前述汽车电子空调中,所述散热油箱的出口经油管与油箱、散热器和油泵与散热油箱的入口连接。
前述汽车电子空调中,所述温控器包括触发电路、控温电路和整流滤波电路;触发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触发电路的输出端经控温电路与交流发电机连接,交流发电机经整流滤波电路与半导体制冷芯片连接。
前述汽车电子空调中,所述控温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继电器,温度传感器的供电端与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继电器的线圈连接,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两端分别与触发电路和交流发电机连接。
前述汽车电子空调中,所述触发电路包括可控硅和带开关的可调电阻,带开关的可调电阻上的开关串联在电源与触发电路之间。
前述汽车电子空调中,所述半导体制冷芯片包括依次连接的陶瓷铝基板、高纯度单晶硅、陶瓷铝基板、金属沫和导热盆。
前述汽车电子空调中,所述蓄冷器包括一组蓄冷柱,蓄冷柱的两端分别与传导板连接,传导板上设有导热硅脂;蓄冷柱用铝合金管制成,铝合金管内设有蓄冷硅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汽车空调的基础上,对现有汽车的空调进行了改制,采用了全电子半导体制冷、制热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空调具有运行时不会产生有害气体的优点,使用更加安全和更加环保,而且耗能低,大大减轻了汽车发动机带压缩机的负荷。经试验和对现有的汽车改装测试证明,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在对汽车上现有的压缩机空调进行改装时,改装非常方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能充分利用汽车上现有的安装位置,占用空间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图3是半导体制冷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蓄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交流发电机和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散热器,2-油箱,3-油泵,4-油管,5-蓄冷器,6-半导体制冷芯片,7-温控器,8-散热油箱,9-同轴输油泵交流发电机,10-触发电路,11-控温电路,12-整流滤波电路,13-继电器,14-温度传感器,15-带开关的可调电阻,16-电缆,17-可控硅,18-陶瓷铝基板,19-高纯度单晶硅,20-金属沫,21-导热盆,22-蓄冷硅胶,23-蓄冷柱,24-蒸发片,25-传导板,26-发电磁场转子,27-发电外壳,28-中心轴,29-油泵出口,30-油泵离心转子,31-油泵外壳,32-油泵入口,33-发电整流外壳,34-整流硅堆,35-定子线圈,36-转子无刷线圈,37-带风扇页片的皮带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汽车空调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如图1所示,其改装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改装:
A、拆除汽车上现有的压缩机,将交流发电机9安装在现有的压缩机位置,交流发电机9与油泵3同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明;罗维;杨玉忠,未经陈志明;罗维;杨玉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03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置式家具用板体连接件
- 下一篇:快速虎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