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排气热能回收的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90369.7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6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平;牛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东;顾建平 |
主分类号: | F02G5/02 | 分类号: | F02G5/02;F28D7/10;F28F2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希 |
地址: | 5105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燃 发动机 排气 热能 回收 热交换器 | ||
1.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排气热能回收的热交换器,包括壳体、热交换管及其进、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一低沸点介质的腔体,在该腔体的腔壁上分别设有废气进、出口和一对用于低沸点介质进出的介质进、出口,位于所述腔体内的热交换管则以内燃发动机废气为高温介质,所述热交换管包括进气管和换热管,至少所述换热管采用高波波纹管制成,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废气进口内,进气管的其中一管端用于与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口连接,另一管端则与换热管的管壁连接并相通,所述换热管的一管端封闭,另一管端则是所述壳体上的废气出口;所述低沸点介质从介质进口进入壳体内,并在其内壁与热交换管的外壁之间的空间流动,与热交换管内的高温废气进行热交换后,从所述介质出口流出热交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燃发动机排气热能回收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的管壁厚度在0.2~0.5mm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内燃发动机排气热能回收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外壁上敷设有保温层的金属管体,在该管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的介质进口,在该管体的另一端则设置有所述的废气出口,所述的介质出口设置在靠近废气出口端的壳体的管体壁上,以便让低沸点介质自进入壳体后就顺着热交换管的走向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内燃发动机排气热能回收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的废气进口为锥形管套在进气管的外围,进气管沿换热管轴向排列,其数量对应所连接的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口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内燃发动机排气热能回收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进口处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板面朝向所述废气进口,连接板的板面上开有用于将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口定位于其内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废气进口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内燃发动机排气热能回收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沸点介质是氟立昂、氨或醇类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内燃发动机排气热能回收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烷烃类有机化合物为乙烷、丙烷、丁烷或戊烷;或者是乙烷、丙烷、丁烷或戊烷的衍生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内燃发动机排气热能回收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化合物为甲醇或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东;顾建平,未经牛东;顾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036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水泵供水系统的压力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防止落梁的钢棒挡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