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92991.1 | 申请日: | 201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6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徐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维 |
主分类号: | B60K17/26 | 分类号: | B60K1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领域的机械节能技术。
背景技术
汽车机械节能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构思较多,这类装置在加速时产生撞击震动,影响驾驶和乘坐舒适性。比如,背景技术轿车滑行装置、99208522.5,采用自行车棘轮与棘爪原理,通过加速、滑行(停止加速)、再加速、再滑行,周而复始循环驾驶,借助汽车惯性实现节能。在加速时,由于机械节能装置内部棘轮和棘爪属刚性结构及二者转速在不同步状态下发生啮合而产生撞击震动,这是一直困扰背景技术不能被汽车制造商所接受的拦路虎之一;另外,汽车在运行中,机械节能装置内部结构每分钟转速达数千次,未设减轻机械节能装置的润滑结构,这无疑将对机械结构产生干性摩擦影响使用寿命。另一背景技术扭簧式汽车减阻节能器(200620146982),在节能器中心轴与节能器外套之间装入扭簧,企图利用其有限空间,在加速时,采用扭簧端头棘爪结构与外套棘轮发生啮合,在啮合时扭簧产生环形运动达到减震效果,扭簧为环形整体硬度均等,而两端头无活动关节,张力高,强度硬,这仍无疑将对每分钟转速达数千次的机械节能装置内部结构件产生严重机械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减震减阻汽车节能装置。其发明目的:第一,采用货载船与水的原理,通过减震、减阻不同构件而不在同一层面分体式组合,解决汽车节能装置既减阻又减震的技术难题;第二,为延长汽车机械节能装置的使用寿命,在其汽车机械节能装置设置添加润滑剂油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节能装置,由主体动力件,位动式减震减阻加速体,从属动力传递件,双向啮合滑动套,棘爪限固板组成,位动式减震减阻加速体套于主体动力减震减阻连接体的外周,主体动力件再依次分别与双向啮合滑动套、从属动力传递件、棘爪限固板连接。主体动力件由差速连接法兰盘、主体动力渐开线花键齿轮、主体动力减震减阻连接体、主体动力减震加速座、减震构件、螺栓紧固件组成。位动式减震减阻加速体为独立活动体,中心为通孔,一端为棘爪床,另一端为位动式减震插件及位动式减震插件接口,棘爪床内为棘爪及减阻构件,棘爪床端头的限固板对棘爪关节限位。从属动力传递件由从属动力传递渐开线花键齿轮、从属动力内棘齿、润滑剂油嘴、球笼连接盘组成,从属动力传递渐开线花键齿轮为倒锥齿。双向啮合滑动套由双向啮合滑动渐开线花键内齿、双向啮合滑动限位齿组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分别实现对汽车加速时减震、滑行节能时减阻效果,同时解决汽车机械节能内部结构件的干性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上述文字表述是对本技术起列举作用,其技术不限于此,凡汽车传动系统的机械减震减阻节能均属本技术内容。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节能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主体动力件左视图
图3为位动式减震减阻加速体左视图
图4为图3右视图
图5为从属动力传递件主视图
图6为图5左视图
图7为双向啮合滑动套主视图
图8为图7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用新型结构件具体实施
根据图1至图8:由主体动力件2,位动式减震减阻加速体17,从属动力传递件12,双向啮合滑动套3,棘爪限固板11主要功能件组成,并对各主要部件作相应进一步加工和装配。
1、根据图1、图2:主体动力件2加工有,差速连接法兰盘1(或花键轴)主体动力渐开线花键齿轮8,内轴承7,主体动力减震加速座21,减震构件22,主体动力减震减阻连接体6,螺栓紧固件14位。主体动力减震加速座21和减震构件22共同起加速时减震作用。
2、根据图1、图3、图4:加工有位动式减震减阻加速体17、该体为独立活动结构,分两端、中心呈通孔,孔内可设位动式减震轴承10,减震轴承10增加节能装置旋转的灵敏性,通过位动式减震减阻加速体17的旋动作用协同减震构件22实现减震。位动式减震减阻加速体17一端的外周为棘爪床5,棘爪床5内设置有棘爪4及减阻构件18,该端头加工有固定孔及限固板11,限固板11覆盖其端头、对棘爪4活动关节限位,棘爪床5、棘爪4及减阻构件18三者协同达到减阻滑行节能效果;另一端头分别为位动式减震插件19及位动式减震插件接口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维,未经徐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92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边缘封装燃料电池模块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能源在线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