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GS型涡轮增压器中的杆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02561.5 | 申请日: | 201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9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秋田隆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秋田精密冲压 |
主分类号: | F02B37/24 | 分类号: | F02B37/24;B21D53/84;B21K1/76;F01D17/16;F01D25/00;F02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vgs 涡轮 增压 中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被装配在VGS型涡轮增压器的排气引导组件中的杆板,所述排气引导组件通过经由所述杆板将驱动环的移位传递到多个可调整叶片以使所述多个可调整叶片转动,利用所述可调整叶片适当地对从发动机排出的较少量的排气进行节流,以增大所述排气的速度,利用所述排气的能量使所述涡轮转子转动,并且利用直接连接到所述涡轮转子的压缩机向发动机供给等于或大于通过自然吸气所供给的空气量的空气,实现即使在低速运转时发动机也能发挥高动力,其中,所述多个可调整叶片被配置在围绕涡轮转子的多个位置,
所述杆板由奥氏体系耐热钢制成,所述杆板具有:装配孔,其形成于所述杆板的长片状平板主体的一端部附近,用来装配可调整叶片的轴部;和接合突起,其形成于所述杆板的另一端部并且用于与所述驱动环接合,
通过弯曲具有平板长片形状的冲裁材料而形成所述接合突起,
所述接合突起沿其立起的方向被压缩,以使其厚度大于所述杆板的板主体的厚度,并且所述接合突起的相对的侧周面经受精整冲裁而形成圆弧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GS型涡轮增压器中的杆板,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接合突起进行精整冲裁的同时通过穿孔而形成所述装配孔。
3.一种制造被装配在VGS型涡轮增压器的排气引导组件中的杆板的方法,所述排气引导组件通过经由所述杆板将驱动环的移位传递到多个可调整叶片以使所述多个可调整叶片转动,利用所述可调整叶片适当地对从发动机排出的较少量的排气进行节流,以增大所述排气的速度,利用所述排气的能量使所述涡轮转子转动,并且利用直接连接到所述涡轮转子的压缩机向发动机供给等于或大于通过自然吸气所供给的空气量的空气,实现即使在低速运转时发动机也能发挥高动力,其中,所述多个可调整叶片被配置在围绕涡轮转子的多个位置,
所述杆板由奥氏体系耐热钢制成,所述杆板具有:装配孔,其形成于所述杆板的长片状平板的主体的一端部附近,用来装配可调整叶片的轴部;和接合突起,其形成于所述杆板的另一端部并且用于与所述驱动环接合,
在冲裁步骤中,通过将具有与所述板主体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厚度的材料冲压成平板长片状而获得冲裁件,
接着,在弯曲步骤中,将呈长片状的冲裁件的一端部弯曲立起约90度从而形成接合突起预成形部,从而获得弯曲中间件,
接着,在压扁步骤中,所述接合突起预成形部沿其立起的方向被压缩,以使所述接合突起预成形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板主体的厚度,从而获得压扁中间件,
接着,在精整冲裁步骤中,通过捋清所述压扁中间件的周围使其成为完成品的形状,从而获得成形件,和
在于所述精整冲裁步骤之前进行、与所述精整冲裁步骤同时进行或者在所述精整冲裁步骤之后进行的穿孔步骤中,通过在与所述板主体的与所述接合突起所在端部相反的端部接近的位置穿孔而形成所述装配孔,从而获得最终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VGS型涡轮增压器中的杆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同一模具同时进行所述精整冲裁步骤和所述穿孔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造VGS型涡轮增压器中的杆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精整冲裁步骤中,形成于所述压扁中间件的所述接合突起的相对的侧周面被加工成圆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秋田精密冲压,未经株式会社秋田精密冲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25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水瓶
- 下一篇:一种用于雨刮臂总成的大包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