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元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4235.8 | 申请日: | 201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2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坂野好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F17/00 | 分类号: | H01F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更特定而言,涉及内置有线圈的电子元器件。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电子元器件,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型电子元器件。图8是对层叠型电子元器件所使用的陶瓷生片202a、202b进行俯视的图。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型电子元器件中,交替层叠有图8(a)所示的陶瓷生片202a、以及图8(b)所示的陶瓷生片202b。在陶瓷生片202a、202b中,分别设置有线圈导体204a、204b。线圈导体204a、204b具有1匝的长度,并具有端部206a、208a、206b、208b。陶瓷生片202a、202b交替层叠。端部206a经由通孔导体与设置于层叠方向的上侧的线圈导体204b的端部206b相连接。端部208a经由通孔导体与设置于层叠方向的下侧的线圈导体204b的端部208b相连接。由此,构成包含多个线圈导体204a、204b的线圈。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型电子元器件存在难以获得较大的电感值的问题。更详细而言,在该层叠型电子元器件中,线圈导体204a、204b分别具有1匝的长度。因此,为了使线圈导体204a、204b相连接而不使它们发生短路,需要使端部208a、208b位于由线圈导体204a、204b所包围的长方形区域E1内。
但是,若使端部208a、208b位于区域E1内,则会在区域E1内形成被线圈导体204a、204b所包围的区域E2。在该区域E2中,磁通互相抵消。由此,这样的区域E2会妨碍在层叠型电子元器件中获得较大的电感值。
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使端部208b沿图8(b)的箭头a的方向移动的方法。由此,由于区域E2的面积会减小,因此,电感值会增加。
但是,若使端部208b沿箭头a的方向移动,则如以下所说明的那样,在线圈导体204b中可能会发生短路。更详细而言,在端部208b附近的线圈导体204b和端部206b附近的线圈导体204b相接近的状态下平行延伸。因此,在对线圈导体204b进行丝网印刷时,若发生渗洇,则可能会导致端部208b附近的线圈导体204b与端部206b附近的线圈导体204b之间发生短路。因而,较难使端部208b沿箭头a的方向大幅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668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内置有包含具有1匝长度的线圈导体的线圈的电子元器件中,既抑制在线圈导体内发生短路的情况,又使电感值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层叠体,该层叠体由多个绝缘体层层叠而成;以及线圈,该线圈内置于所述层叠体中,所述线圈包括:多个线圈导体,该多个线圈导体具有线圈部、连接部,且具有1匝的长度,所述线圈部具有在具有长方形形状的环状的线状电极的一个角上将一条边切开缺口的结构,所述连接部将位于该线圈部的一个端部上的第一点、与从该第一点来看在被该线圈部所包围的区域的内侧并位于相对于该一条边呈钝角的方向上的第二点相连接;以及多个通孔导体,该多个通孔导体将所述多个线圈导体进行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中心线通过以下长方形的内侧的区域,所述长方形以连接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的直线为对角线,由与所述线状电极平行的边所构成。
根据本发明,在内置有包含具有1匝长度的线圈导体的线圈的电子元器件中,既能抑制在线圈导体内发生短路的情况,又能使电感值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子元器件的层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连接部的放大图。
图4(a)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磁性体层的示意图,图4(b)和图4(c)是比较例1和比较例2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相当于现有的电子元器件)的磁性体层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计算机仿真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1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磁性体层的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2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的磁性体层的图。
图8是对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型电子元器件所使用的陶瓷生片进行俯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元器件进行说明。
(电子元器件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42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电视业务的播放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治疗躁狂症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