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装置壳体安装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04424.5 | 申请日: | 201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2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杉山正树;间濑信行;松本孝之;斋藤润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8C17/00 | 分类号: | G08C17/00;G01F1/00;G01F15/14;G08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装置 壳体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无线装置壳体安装在仪表上的无线装置壳体安装件,该无线装置壳体内置有用于发送检测值的无线装置。
背景技术
有些水表、燃气表具有无线装置,能无线发送检测值。专利文献1公开的仪表在仪表框体的内部具有无线装置。用仪表检测到的检测值被无线装置发送到外部。由此,即使是离开仪表的位置,也能利用无线方式收集检测值。另外,也能汇总收集来自多个仪表的检测值。
但是,上述以往的仪表在仪表框体的内部具有无线装置。另一方面,仪表多设置在湿度高的环境中。因此,仪表容易因在仪表的内部通过的水或燃气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而结露。也就是说,以往的仪表的无线装置存在如下问题,即,因结露水等水分的影响而发生电路的误动作、无线性能的劣化、绝缘性能的劣化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861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不受结露水等水分的影响而将内置有无线装置的无线装置壳体容易地安装在仪表上的无线装置壳体安装件。
本发明的无线装置壳体安装件具备从上方套装在仪表的筒体部上的第1安装环和第2安装环。此外,本发明的无线装置壳体安装件的第1安装环和第2安装环分别具有固定螺纹孔,且第1安装环和第2安装环分别具有安装螺栓孔。此外,本发明的无线装置壳体安装件分别用固定螺钉将无线装置壳体固定于第1安装环的固定螺纹孔和第2安装环的固定螺纹孔。此外,本发明的无线装置壳体安装件将共用的安装螺栓贯穿在第1安装环的安装螺栓孔和第2安装环的安装螺栓孔中,一并紧固第1安装环和第2安装环,从而将无线装置壳体固定在仪表上。
采用该结构,能够将无线装置壳体容易地安装在仪表上。由此,无线装置相对于仪表是独立的,从而能够防止由仪表的结露水等水分的影响而引发的无线装置的误动作、性能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无线装置壳体安装件的水表的立体图。
图2是利用了该实施方式中的无线装置壳体安装件的水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无线装置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无线装置壳体和第1安装环的立体图。
图5是该实施方式中的第1安装环的立体图。
图6是该实施方式中的第1安装环的侧视图。
图7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无线装置壳体、第1安装环和第2安装环的立体图。
图8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无线装置壳体、第1安装环和第2安装环的从另一方向看去的立体图。
图9是该实施方式中的第1安装环和第2安装环的侧视图。
图10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水表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水表的立体图。
图12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水表的另一分解立体图。
图13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收集检测值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14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收集检测值的状况的另一说明图。
图1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将无线装置壳体安装在壁上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将无线装置壳体安装在壁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利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无线装置壳体安装件将无线装置壳体安装在水表主体上的水表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无线装置壳体安装件将无线装置壳体安装在水表主体上的结构的水表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仪表,以水表为例进行说明,但仪表并不限定于水表,也可以应用于燃气表、电表等测量仪表。
水表100包括水表主体120、无线装置壳体200和无线装置壳体安装件300。无线装置壳体200利用无线装置壳体安装件300而安装在水表主体120上。
水表主体120包括入水口101、出水口102、计量部103和计量显示部104。从入水口101流入的水通过计量部103而自出水口102流出。计量部103计量所通过的水的水量。计量得出的水量显示在计量显示部104上。将显示的该计量值称作检测值。
无线装置壳体200内置有后述的无线装置。无线装置利用无线电波将计量部103所计量得到的检测值发送到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044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